词条 | 联合国粮农组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政府间组织(IG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归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联系,1945年10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成立。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第一个专门机构。创始国42个国家。1951年总部迁往意大利罗马,在其他地区设5个办事处。成员资格限于各个国家;准成员资格限于地区或地区集团。欧洲联盟作为一个区域性一体化组织被授予成员资格,可以代表其成员国就某些事宜投票。截至1997年12月31日,粮农组织的全部成员有175个国家和欧盟。1997年9月在粮农组织工作的职员,除在当地、地区和国家代表处的665名专业人员和1256名辅助人员外,在总部有975名专业人员和1488名辅助人员。联合国粮农组织每2年召开1次的大会是组织的主要决策机构。所有成员都出席大会,每个成员拥有1票。大会负责批准粮农组织的预算和工作计划,通过程序规则和财政条例,接纳新成员,提出有关粮农问题的建议。审查粮农组织理事会及其辅助机构的决定。粮农组织理事会由大会选出的49个成员组成,任期3年。理事会是大会的执行机构,行使大会授予的权力。大会理事会下设9个专业委员会:计划、财政、章法、农业、林业、渔业、商品、粮食安全和动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有理事国49个。联合国粮农组织1996~1997年的预算为6.5亿美元,1998~1999年也为6.5亿美元。技术合作项目计划(TCP)允许粮农组织对成员国的专项需求作出响应。总预算1996~1997年为0.876亿美元,1998~1999年为0.789亿美元,由成员国通过正常预算融资。1980年联大根据粮食组织1979年建议,规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共有174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盟)和1个准成员国(1977)。中国为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73年中国派团出席该组织第17届大会并当选为理事国。同年建立了中国驻粮农组织代表处。1983年1月该组织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中国从1979年接受该组织的援助,主要用于发展农业及有关培训、试验和考察等项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2年12月有成员184个,包括183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