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脏腑辨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61 脏腑辨证

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将四诊所取得的病证材料,在八纲辨证总纲的概括下,根据五脏(心、肝、肺、脾、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对疾病的征候进行分析,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如心气虚用养心汤,心血虚用加味四物汤,心血瘀阻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脏腑辨证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in accordance with viscera-state doctrine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对疾病症状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最为常用。脏腑、经络、病因、病理、诊法、治则等源于《黄帝内经》,它是中国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著作,总结了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公元3世纪东汉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杂病的五脏六腑虚实辨证,于是确立了脏腑杂病及其辨证论治的体系。至唐初孙思邈(581~682)进而把许多杂证都概括于脏腑虚实寒热之中,并立方遣药,著为《千金要方》。中兽医学和中医学一脉相承,因此,中兽医学的主要内容同样包括以四诊、八纲和辨证在内的诊断学,以八法为主的治疗学,以及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的方药学。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家畜疾病的脏腑辨证方面,未能像中医学那样深入总结研究、系统整理,在中兽医古籍中未见专篇论述,有关文献亦较少,近20年来才作专章阐述。
四诊是中兽医学的诊断方法,八纲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但是,四诊所获的材料通过八纲辨证仅能得出一个初步的辨证纲领,尚未落实到具体的脏腑,难以提出确切、具体的治则和方药。因此,须从脏腑疾病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证候,系统地分析、归纳病理变化的性质、部位和特点,明确病证属何脏何腑,属阴属阳,是虚是实,是寒是热,在表在里。脏腑辨证包括心与小肠病辨证、肝与胆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以及肾与膀胱病辨证。由于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和表里关系,在疾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临诊时要从畜体的整体性出发,不但掌握某一脏(腑)的主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应注意相应某腑(脏)、甚至不同脏腑的兼证,从变化中识别和判断脏腑病证。这也是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特别是疑难病证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相兼、证候复杂繁多的原因。

脏腑辨证

辨证方法之一。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通过时疾病证候的分析归纳,以判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三部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