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23 表

见35121圭表。

大臣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名。《明史·职官志》: “诸司下之达上日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毕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表biǎo

上衣,皮裘外面加穿的罩衣。《论语·乡党》:“必表而出之。”南朝梁皇侃疏:“谓加上衣也。”《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五代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古以皮为裘,毛皆在外,故衣,毛为表,会意。”

表亲属关系,即本人同姑母、舅父、姨母子女间的关系,如姑表、姨表等;本人同表兄弟姐妹子女的关系,如表侄、表侄女、表外甥等;本人同母的表兄弟姐妹的关系,如表叔、表姑、表姨等。今表亲所指范围较宽泛,凡本人与姑、舅、姨的上辈,或姑、舅、姨子女的下辈之间皆可称表。

一种上行公文,与章性质相同,是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言议事的文书,属奏疏的一种。始于秦。汉制,下言于上,分章、奏、表、驳议四种,表用于陈情。东汉以后,应用渐广,凡论谏、劝请、陈乞、待罪、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讼理、弹劾等事由,均用表。其名篇佳作如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等。唐宋迄清代,只用于陈谢、庆贺、进献。此外还有军事失败后的降表、大臣逝前的遗表等。汉晋时尚用散文,盖以陈达情事,唐宋以后,多尚四六 (骈文)。

曲艺术语。演员在说唱时,改用第三人称表情说物。要求演员能迅速脱离自我,进入第三人称所需要的角色。使说唱生动有趣,高潮迭起。用说白的称“表白”,用唱的称“表唱”。

科举考试内容之一。表,作为一种文体,指下言于上之文书,始见于汉。唐代定为以下达上之制,上于天子。宋以后渐成重大吉庆祥瑞及称谢恩典的专门上书。如新科进士传胪后,皆上表称谢。后亦沿用至清。自元代始,又把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之一,以培养考生撰拟各种文体的能力。元、明、清三代的乡试、会试第二场均考表,一般是出诏、诰、表等题,由考生选作一道。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表、诏、诰等多因袭雷同,不能考察出考生的真正学问,故于乡、会试中取消了这项考试内容。

公文类文体名,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这种文体,始于秦汉,唐宋以后历代沿用,但西汉以前的表文皆已散佚不存。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这就是说,“表”的作用是常常用来述志陈情,诉说心曲。表文具有一定的程式,由于具有陈情的特点,又与一般上书不同。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均写得情辞恳切,所以久诵不衰。

计量和指示时间的仪器。机芯直径一般小于50 mm,厚度一般小于12 mm。一般机芯直径小于20 mm或机芯面积小于314 mm2的称女表,直径20~36 mm的称男表,直径38~50 mm的称怀表。表可分机械表和电子表两大类。机械表出现于16世纪,距今400年历史。电子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