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被告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被告人beigaoren

“原告人”的对称。指被追究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有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和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之分。前者指在民事案件中被提起民事诉讼的人,后者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有罪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不同的诉讼制度,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诉讼制度给予被告人、特别是给予刑事被告人以广泛的权利,以保证其正确地进行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我国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在实际工作中,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不一定就是“罪犯”,必须经司法机关审理宣告有罪判决的,才应视为罪犯;同样,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也不一定都属无理,也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审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才能分清是非。

被告人

与“原告人”相对。诉讼当事人之一。在刑事诉讼中,指被控告犯有罪行,并被依法提起刑事诉讼的人。不同的国家关于被告人含意的具体界定不完全相同。在俄罗斯,侦查员根据获取的充分证据提出对犯罪指控时,经说明理由确定为追究刑事责任对象的人,称为被告人。其被提起公诉而进入审判阶段时,称为受审人。日本,对于已被提起公诉,而又尚未被判决的人,称为被告人。在我国,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人民法院未对其作出判决之前,称为被告人。而在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其称为犯罪嫌疑人。自诉案件中,被告人为自诉权人起诉的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给受害人直接造成物质损害而被起诉的人。被告人与罪犯不同。前者是否实施了指控的犯罪,犯有何种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应当受到何种刑事惩罚的问题,尚未最后确定。但是,后者则是人民法院对其已作出了发生法律效力的有罪判决的人。被告人在未被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前,不能称为罪犯。在刑事诉讼中,各国被告人都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一般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有: (1)参加刑事诉讼; (2)要求告知、获知被控告的罪行是哪些; (3) 自行辩护及委托律师或其他法定人员为自己辩护; (4) 申请回避; (5) 提出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 (6) 出席法庭接受法庭调查,依法参加法庭辩论; (7)认为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可依法上诉; (8)要求法庭在法定的期限审结案件,等等。此外,有些国家还赋予被告人其他一些诉讼权利。如日本,被告人被羁押时有权要求法院告之羁押理由,并可以申请保释,对于已确定的公审日期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有沉默权和拒绝供述权等。在我国,被告人在审判阶段享有委托辩护人为自己辩护权; 法定时间内被告知开庭时间权; 申请回避权; 自行辩护权; 庭审时,就指供犯罪事实进行陈述权; 辨认物证权; 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权; 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权; 最后陈述权; 认为法庭笔录有遗漏或者错误,可以请求补充或者修改;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权; 在自诉案件的审判阶段,被告人有权依法提出反诉。各国对被告人还规定了一定的诉讼义务。在我国,被告人应当依法按时到庭接受审判; 在法庭上如实陈述并回答法官、公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依法讯问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