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见义勇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见义勇为Jianyi yongwei语出《宋史·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意思是说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义,指思想、行为合乎一定的道德标准。现用以指看到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敢作敢为,勇于承担;看到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敢于讲话,敢于斗争。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集中体现了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要做到见义勇为,首先要有正义感,有嫉恶如仇的精神。对不符合国家、人民利益的一切不义之言行敢于斗争。其次,还要具有勇敢、顽强、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这样,才能在坏人坏事面前,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要提倡公而忘私、见义勇为的共产主义精神,对少年儿童,要着重用英雄模范人物见义勇为的事迹教育和感染他们,使他们懂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关键时刻,勇于斗争,勇于献身。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或为了维护正义,就奋勇地去做。语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主要表现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持正义,见到不合理的事情敢于斗争;在工作中,对不正确的东西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敢于批评,敢于抵制;在遇到别人身受威胁、危害时,能够挺身而出,鼎力相助,甚至不惜流血牺牲。由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交往中会遇到种种不合理的东西,甚至会遇到社会不良分子对人们的侵害,因此,必须发扬见义勇为的好风气。老年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发扬这种好风气。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