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读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读破dupo

❶也叫“破字”或“易字”。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古今人表》:“亡怀氏。”颜师古注:“亡读曰无。”“亡”是“无”的借字。又《西域传》“罷弊所恃以事无用。”颜师古说:“罷读曰疲。”“罷”是“疲”的借字。又《地理志下》:“子男之国,虢、会为大。”颜师古注:“会读曰郐(音kuai),字或作桧,桧国在豫州外方之北,荥播之南,溱洧之间,姓之国。”“会”假借为“郐”。
❷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的表示意义的转变。通常改变声调的居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义随音变,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只要指出在句中的读音,意义即明。如“好”(hao),读上声,而“好学”的“好”(hao),改读去声。又如《周礼·春官·大祝》:“奇拜。”郑玄注引杜子春曰:“奇读如‘奇偶’之奇,谓先屈一膝,今雅拜是也。”“奇”为“奇异”之奇,音qi,杜子春破读为ji,变为“奇偶”之奇,读ji音。
❸“破字”、“易字”,有时也指改正形误的字。如《礼记·檀弓上》:“自败于台鮕始也。”注:“台当为壶,字之误也。”又《诗·邶风·绿衣》郑笺:“绿当作褖……字之误也。”

读破

❶即“破字”。
❷指改变一字的原来读音以示意义的改变。通常以变声调为多。如“恶”字,作罪恶解,读入声;引申为憎恶,又读去声;用作疑问词,则读平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