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 出身十族,父为太常卿谢裒。安少年时思维敏捷,一表人才,善于书法,有重名。公府多次征召,安却不肯上任,他泛舟海上,放情丘壑,悠然自得。及弟谢万废黜,安始有仕进之志,这时他已40多岁。初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司马,后除吴兴太守。在官虽无所称誉,然去后为人所思。不久,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简文帝病危,桓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辅政。及帝死,温人赴吊丧,在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又召安及王坦之,欲加害于他们。坦之甚惧,流汗沾衣,而安神色不变,从容就坐。安对桓温说: “我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您何必在壁后藏人呢?” 温笑道:“对我来说不能不如此。” 于是笑语移日,化险为夷 孝武帝即位后,以安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协理朝政。帝始亲政,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加司徒、侍中、都督多州军事 其时前秦强盛,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太元八年 (383),前秦苻坚率众进攻东晋,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安使谢石谢玄把握战机,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并乘胜北伐收复洛阳及青、衮、徐、豫等州。乃进拜太保,加黄钺。其后会稽司马道子专权,排挤谢氏。安出镇广陵。太远十年病故。赠太傅,更封庐陵郡公,谥曰文靖。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多年隐逸林下,年40余始出仕。孝武帝时任宰相。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亲率80多万大军南下伐晋,江东大震。他镇定沉着,遣弟石、侄玄等力拒,获淝水之战全胜,乘机收复洛阳及徐、青、兖、豫、梁等州。后司马道子执政,谢遭排挤,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旋还都病故。 谢安东晋政治家。生于公元320年。40岁以后出仕,历任司马、太守、吏部尚书等职。371年废皇帝司马奕,立司马昱。权臣桓温死后,谢安独揽朝政。383年,苻坚率87万军队伐晋,谢安指挥3万人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384年9月北伐,未成功。385年4月以抵御前秦为名在广陵筑城居住,7月回建康,8月病死,终年66岁。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学者。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士族出身。年40余始出仕,位至宰相。曾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建立奇勋,进拜太保。好音律,善清言,常与名士王羲之、许珣、沙门支遁等优游山水。原有集,已佚。今存 《简文帝谥议》、《遗王坦之书》 、《与支遁书》 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