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货币地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货币地租money rent

封建地租的一种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一般形态。前者是地主以货币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后者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是归地主所有的超过资本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货币地租,所谓货币地租,一般是指封建地租。
货币地租在中国发生甚早,战国时期已出现以金代租情况。但这些早期的货币地租还带有偶然性。到宋代时,商品生产,商业和货币流通有很大发展,货币地租在实行定额租的学田中首先得以推广。至明清时,货币地租进一步发展。有些地区的族田的地租,以及清代的旗地、漕运屯田的地租都以货币地租为主。民田中以押租和预租方式出租经营的土地,农民向地主交纳的也以货币地租为主。根据屯溪档案资料统计,由明弘治至崇祯100多年间,安徽省徽州府保存下来佃约共48件,其中缴纳货币地租的有10件,占各种地租20.8%。根据清代乾嘉年间刑部档案资料统计,这时货币地租占各种地租总额还不到30%。到民国时期,随着预租制发展,货币地租在各种地租总量中的比例数进一步提高。但始终没有发展到取代实物地租而居主要地位。货币地租不发展,导致了中国封建经济得以长期延续。
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过程中,契约关系也逐步取代封建依附关系,经济强制取代超经济强制。
在货币地租形态下,由于主佃之间封建依附关系松弛,佃户获得比实物地租条件下的更多自由。如支配时间自由,安排生产自由,支配交租后剩余产品的自由,农民增产的产品基本上为自己所得。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励他们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增加施肥、选用良种、种植经济作物的兴趣,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使一些劳动力强,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向自耕农转化。货币地租发展也使绝大多数贫苦农民为交租而不得不出售农业产品。农民在出卖产品时,饱受商人中间剥削,有时只得向高利贷者举债告贷。
在货币地租形态下,农民为了交租,必须把产品中的一部分送到市场上出卖,换取所需的货币,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货币地租money rent

通称钱租。地主以货币形式占有佃农剩余劳动的地租形态。在宋代学田所实行的定额租中首先得以推广,明清时某些族田、清代旗田、漕运屯田及民田中的押租、预租等多以货币地租为主。据明弘治(1488~1505)至崇祯(1628~1644)百余年屯溪档案佃约统计,货币地租占20.8%,乾嘉刑部档案资料统计占30%,直到民国期间发展到占主要地位。在这种地租形式下,农民需出售一部农产品以换取货币缴纳地租,并受商人的中间剥削。货币地租的发展,加强了农民的分化,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并使封建地租终于为资本主义地租所代替。

货币地租

以银钱折替实物的一种地租形式。土司统治末期出现。农民、农奴租种土官田地,收获后以银钱折替实物交纳地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