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贽古时臣民朝见天子的仪节。指朝见者手中所执之物,也就是进见礼,亦称 “奠玉”。《初学记》卷十四引 《白虎通》: “凡臣见君必有贽。贽者,质也,致己质诚也。”贽是臣民表示诚心的体现。贽按朝见者身份的不同而不同 王所执的是镇圭。圭即玉制礼器,上尖下方,身面绘有图纹,形制大小,因爵位不同而异。公执的是桓圭,侯执的是信圭,伯执的是躬圭。子爵身份的执谷璧,圆形的玉器为璧。男爵身份的执蒲璧。孤执皮帛,卿执羔羊,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之人执鸡。为什么执这些东西呢? 《白虎通》上解释道: “公侯以玉为贽者,取其燥不轻,湿不重。大夫以雁为贽者,取其飞成行,止成列。士以野鸡 (雉) 为贽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胁之以威,毕死不可畜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