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铜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铜锣以敲击出声的民族乐器。是由钲发展而来。虽然与钲的形状有所不同,但都是靠敲击发声。古书载鸣锣 “巫者作乐以降神也”,可见它与祭祀和神社有关。钲、锣都是用铜铸成,统称之曰“金”。因 “金”的谐音为“禁”,所以在军事上有“鸣金则退”之说。战国时的军事著作《尉缭子·勒卒令》中明确规定“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不听金鼓者有诛”。《诗经》中也有“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的诗句。铜锣正式出现,大约在北魏时期,锣平圆如盘,敲击起来声音扩展开来,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在一些文体活动中,铜锣能起到很强的烘托气氛的作用。 铜锣乐器。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圆盘形,边呈弧形略内收,上铸一道突起绳索纹,焊3只活动小环耳,等距布列,面平,刻有“布”字。为当时布山县(今贵港市)铸造产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