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乃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乃蛮古部族名。又译乃满、奈蛮、耐满等。突厥语族之一部,即《辽史》中的粘八葛,《金史》中的粘拔恩。相传始居于谦河(叶尼塞河上游)流域,似为唐后期南下的一支黠戛斯部落。辽、金时游牧于蒙古高原西部,西抵额尔齐斯河,东接克烈部,北邻吉利吉思,南隔沙漠与畏兀儿相望。受畏兀儿影响,借用其文字。文化较发达,信仰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君长称太阳罕,为汉语“大王”与突厥语“罕”合璧之称号。金朝初,臣属于西辽。大定(1161—1189)年间,其君长撒里雅寅特斯率康里部长孛古“乞纳前大石(西辽)所降牌印,受朝廷牌印”。从此接受金朝羁縻统治。金泰和四年(1204),太阳罕拜不花联合漠北草原各部,与蒙古成吉思汗会战于纳忽昆山(今塔米尔河入鄂尔浑河处以东),兵败被杀。太阳罕子屈出律经阿来岭(今阿尔泰山乌兰达葩)、不黑都儿麻河(今布赫塔儿马河)奔西辽,乃蛮亡。 乃蛮又译为“奈蛮”、“乃满”、“乃马”,其原音为nayman,以上列举的译名,都是该原音的不同汉字音译。原来游牧于阿尔泰山东麓和西麓,人口众多,实力强大。东邻克烈,北接吉利吉思,南为畏兀儿,西为葛逻禄。12世纪末,乃蛮分裂为二,长子太阳罕与次子不亦鲁黑汗互相对立,争权夺利。1199年,太阳罕与成吉思汗联合,击败不亦鲁黑汗;太阳罕又与蔑儿乞等部联合,准备进攻成吉思汗,反被成吉思汗先发制人所击败,自己也为成吉思汗所杀,乃蛮部众或四散逃奔,或成为蒙古汗国的属民。太阳罕之子屈出律逃奔西辽,投归菊尔汗直鲁古。直鲁古的大军被花剌子模沙穆罕默德击败后,处境困难。屈出律乘机建议,让他收集乃蛮残部,为西辽助战,得到直鲁古的允许。于是,屈出律招集流散于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叶密立(今额敏县)、伊犁、海押立(巴尔喀什湖南)的乃蛮残部,偷袭西辽都城,废除直鲁古,自立为菊尔汗。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者别率兵击杀屈出律,击灭西辽,乃蛮部因而留居于楚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成吉思汗分封时,乃蛮部分属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15世纪中叶,乃蛮部与蒙古人逐渐融合,形成为哈萨克族。哈萨克汗国分离为三个玉兹时,乃蛮成为中玉兹的主体。其属下有九个部落,它们是:喀喇克烈、杜乐吐吾勒、萨多尔、马塔依、艾尔克尼克特、巴颜那勒、巴勒塔勒、铁热斯唐巴勒、契尔契提。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天山以北空虚,部分中玉兹哈萨克人也东迁至阿勒泰、塔城、伊犁。在现代,哈萨克的乃蛮部大多居住在伊犁,其次为塔城。 乃蛮古代西北部族名。宋末游牧于金山(阿尔泰山)。多信仰景教。宋嘉泰四年(1204),成吉思汗西征,击破其部,将其合并。 乃蛮即“乃蛮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