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8 阙见42075条。 075 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具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建筑物,通常成对排列于左右(也有左右两阙上部连建一体者,类似门楼),双阙之间形成通道,故称阙(阙:即空缺意)。编成于春秋时的《诗经》中已有城阙的记述。早期砖木阙已不复存,现存汉代石阙,以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河南嵩山南麓登封三阙为珍贵实例。石阙雕有人物、图案,大者阙顶重檐,高低错落,檐下有斗拱。到明清时期,阙便演变成故宫的午门。 阙古时的一种标识性建筑物,多以土石垒筑,亦有以雕石砌成者,高大直立。通常左、右各一,建于朝宫、祠庙及陵墓等前面。其大阙旁附建小阙者称子母阙。因其双阙间阙(即空缺)然为道,故称为阙。又以阙之台上可以远观,而称为观。朝宫门前之阙可悬治象(象即法式) 之法,亦称象魏。 阙中国古代用来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早期用来守望和显示威严,以后逐渐变成显示门第、崇尚礼仪的建筑物。周朝已有阙的记载,按当时定制,诸侯宫室可用一单阙,天子宫室才可用双阙,汉代的陵墓、宫殿均设阙,祠庙和贵族官僚宅第也建阙,以示官爵和功绩。阙分二类,一是独立的双阙,到唐宋时仅用于陵墓,以后不再应用; 另一种是门阙合 一的阙,在阙之间有三层或单层檐的门楼。阙的形式多样,有单檐或重檐对称的子母阙,有单檐或重檐不对称的子母阙,阙身常有表示主人身份名号的文字,以及表示吉祥富贵的动物、神兽的图案。现存具有代表性的是东汉高颐墓阙,为仿木结构,高5.99m,以左右相对的二个子母阙构成,上刻主人官职等文字和主人车骑入阙图,雕饰庄重精美。 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