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促进了农村集镇的兴起和繁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促进了农村集镇的兴起和繁荣集镇历来是中国农村乡镇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信息的中心。但过去受“左”的思想影响,限制商品生产,取消集市贸易,全省农村的集镇发展十分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放宽、搞活城乡经济政策的推动下,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不但使河西堡、安口、北道、洛门、汉源、监官、碧口、江乐、拉布楞等一大批原有的农村集镇由小变大,旧貌换新颜,而且还形成了一大批新的集镇,促进了农村集镇的发展和繁荣。到1989年底,全省农村集镇已发展到1 027个,比1980年净增240个,中心建制镇由1978年的16个增加到1990年的158个(不含城关镇),增长8.8倍,集镇内居住的人口达到187.85万人, 占了全省人口总数的8.3%。武威市的双城镇,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在短短的二三年间来集镇建厂的企业即达160多家,安排了农业剩余劳动力1 087人, 占了镇内人口的33.9%。广河县三甲集镇是甘肃较大的皮毛集散地,逢集上市的人达2万—4万人,但原有交易市场只有一条公路干线,为加快集镇建设,乡镇集体、联户、个体企业集资123万元,新建了长940米、宽8.8米的街道5条,总面积5 082平方米的铺面616间,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这个镇目前已有从事手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工商户达到1 347家,从业人员1 859人,使这个相传有几百年历史的古镇旧貌换了新颜。进而有效地避免了大批农民涌入大中城市。它除了可以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外,还为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找到了一条新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