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隋唐时期文化遗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隋唐时期文化遗存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鼎盛时期。唐初,分全国为10道,其中有岭南道。唐懿宗时(860~874年)分岭南道为岭南西道和岭南东道,广西属岭南西道,治所在邕州(今南宁),下辖桂、容、邕三管。此外,还有20多个羁糜州依靠当地土著民族首领管理。隋唐时期,壮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文化遗存也较为丰富,以墓葬、城址、石刻造像为大类。墓葬以钦州发掘较多,主要是宁氏家族墓地。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唐墓发现。出土遗物多为陶瓷器,也有铜、铁、金、银、玉等质地的器物。已发现的城址主要有容州故城、钦江故城、钦州故城、越州故城、铜州故城,以容州故城规模最大。容州故城分内、外城,横跨绣江南北两岸,周长达10余公里,其范围远远超过现在的容县县城城区。较重要的碑刻有智城碑、六合坚固大宅颂、桂林平蛮颂碑等。智城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均系出自壮族文人之手,具有较高的艺术与史料价值。博白宴石山隋唐摩崖造像,是广西年代最早的一处,是研究佛教在壮族地区传播的珍贵资料。隋唐的手工业以瓷器制造和青铜冶铸最为发达。钦州宁氏家族墓葬出土的青瓷壶、瓶、罐、钵、碟、盂、杯、提梁壶等,通体施青黄釉,胎体浑厚,釉肥莹润,属本地烧造的产品。青铜铸造则以铜鼓、铜镜最为精美,花纹密集而精巧的灵山型铜鼓确令人赞叹不已。现存的容县开元寺铜钟,重达3500斤,足以反映出当时青铜冶铸水平之高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