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难民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难民所1937年,日军轰炸长沙后,天主教利用停办的丽文中学校舍收容难民约200人。随着战事南移,难民日增。1938年1月,湘岸盐务办事处与天主堂合办难民所,由盐务处供给伙食费。难民入所者逐渐增至3000人,至长沙大火后难民猛增至万余人,对未能入所者则定时施粥。所里组织临时性生产服务小组,如缝纫、刺绣、针织、制鞋、卷烟、清洁卫生等组。“湘北第一次会战” 时,难民遣散。此外在衡阳、沅陵、芷江、辰溪等地也办过难民所,但时间都不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