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雨yu

云中降落下来的大量水滴。主要是由云中的冰晶、雪花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法支持时下降而成。雨滴的直径约为10-4~7×10-3米。雨的大小是按在一定时间内,在露天用雨量器接贮纯粹由空中降落的雨水的多少而定。短时间的降雨按1小时计算;长时间的降雨按12小时或24小时来计算。1小时降雨达16×10-3米以上为暴雨;8×10-3~16×10-3米为大雨;2.6×10-3~8×10-3米为中雨;2.6×10-3米以下为小雨。12小时内降雨达30×10-3米或24小时内达50×10-3米以上为暴雨;12小时内达15.1×10-3~30×10-3米或24小时内达25.1×10-3~50×10-3米为大雨;12小时内达5×10-3~15×10-3米或24小时内达11×10-~25×10-3米为中雨;12小时内降雨不足5×10-3米或24小时内降雨不足10×10-3米为小雨。若凭感觉来判断雨的大小,习惯的标准是:雨点可清楚分辨,下到地面上不四溅,雨声缓和的是小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地时向四外溅,雨声渐淅沙沙响的是中雨;雨降如倾盆,模糊一片,落地四溅高跃数厘米,雨声哗哗喧闹的是大雨;比大雨还猛烈的为暴雨。夏天天气酷热,水极易蒸发,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上升,升到7~9千米的高空,成为积雨云(雷雨云)。云的顶部温度在0℃以下。这几千米厚的积雨云里,蕴藏有大量的水汽。水汽上升到高空后,就冷却、凝结成水滴、雪花和冰晶,同时使小水滴又增大成为大水滴,降至地面,成为雷雨。因此,雷雨常出现在夏天的下午,而且越是潮湿闷热的天气就越容易下雷雨。

雨yu

一种天气现象。当天空中云里面的水滴变得很大,上升的气流托不住时,这些水滴就落下来,形成雨。根据落下来的水滴的大小、多少,雨可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夏季时,下雨常常伴有雷电,这时叫雷雨。雨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人们日常使用的水大都来自雨水。下雨会使空气清新,使人感到凉爽,还能浇灌花、草、树木。人们种植庄稼也需要充足的雨水。如果雨水太少,植物就不能很好生长,河流、湖泊也可能干涸,这就出现了干旱。下雨也会给人带来不方便,下雨时不能在户外活动。雨水如果太多了,就会造成洪水泛滥,淹没田地、庄稼,甚至村镇、城市和道路,形成灾害。

雨Yu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雨的水滴半径一般为0.3—3毫米。还有一种小雨滴,半径一般小于0.2毫米。因为水滴小,下落速度很慢,几乎不为人眼觉察,称为毛毛雨,也有人称为“牛毛细雨”。这种降水是由雾或抬升的雾(层云)降落的。

滴状的液态降水。大部分雨滴直径大于0.5毫米。主要由云中冰晶或雪粒经碰撞、合并等过程,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下降融化而成。或由液体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

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经碰并等大气物理过程而长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而落到地面的液体降水。雨量等级的划分是:小雨,24 h少于10 mm,或1 h小于等于2.5 mm;中雨,24 h雨量10~24.9 mm,或1 h大于2.5 mm;大雨,24 h大于等于25 mm,或1 h大于等于8 mm;暴雨,24 h大于等于50 mm,或1 h大于等于16 mm;大暴雨,24 h大于等于100 mm;特大暴雨,24 h大于等于200 mm。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