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齿菜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齿菜粥最早见于唐代医家、成都医博士昝殷所著《食医心镜》。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曾录之,言“马齿苋煮粥、食之”,可治疗 “诸气不调”。元朝御医忽思慧在撰《饮膳正要》 时,又将此方正式引入皇家御厨之中。其制法: 将新摘马齿菜 (即马齿苋) 洗净,用纱布包搅烂取汁,与粳米同煮粥、空腹食之,可“治脚气,头面水肿,心腹胀满,小便淋漓”等多种疾病。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之功效,最早是由唐朝丞相武元衡在西川时,患胫疮久不能愈,灼痒得难以忍受,回长安后,有属下献上马齿苋,嘱捣烂傅疮处,几次外敷即见好转,直至痊愈。马齿苋由此而受重视,其煮粥,清香可口,更受欢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