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骈体文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骈体文钞

文集。清李兆洛(1769—1841)辑。三十一卷。兆洛有《养一斋文集》已著录。书分上、中、下三编,收入骈文七百七十四篇。辑者以为唐以下始有古文之称,而别对偶之文为骈体。所选上自战国,下迄隋代。分铭刻、颂、杂颺颂、箴、谥诔哀策、诏书等三十一类,类名一卷。以便学者沿流溯源,见骈体文之概貌。内容丰富,诸多名篇选入此间。题下多有简括评语,提示艺术特色,不乏精深见解。唯取材不注明出处,又因主张骈散合一,亦收入若干非骈之什。清人谭献有评语三则。有清刻本,《四部备要》本,国学整理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本。上海书店一九八八年据世界书局旧版本影印。中华书局得谭氏手批原本精校印行,为最佳本。

骈体文钞

总集名。清李兆洛编。三十一卷。选录自战国至隋代的骈文。分为三编:上编十八类,为庙堂之作,奏进之篇;中编八类,为指事述意之作;下编五类,为抒情寄兴之作。所录较为丰富,有名之作多入选。此书能溯骈体文之本始。篇前间有评语,议论其流变、风格。有道光间刻本。

《骈体文钞》

清李兆洛编选。31卷。收录自战国至隋代骈文。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庙堂制作之文,分铭颂等18类;中编为指事述意之作,分书、论等8类;下编为缘情托兴之文,分连珠、杂文等5类。所收颇富,并间评风格流派异同。《四部备要》本。通行本。

骈体文钞

三十一卷。清李兆洛 (1769—1841)编。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授安徽凤台知县。工诗古文,尤长舆地之学。著有《养一斋文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舆地沿革图》、《大清一统舆地全图》等。另编有《皇朝文典》等。“骈文”与“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们争论的热点之一。李兆洛自幼“颇知步趋齐梁”,为“苟第较其字句,猎其影响而已” (《骈体文钞》序),故搜辑古人遗篇,上始于秦,下迄于隋,编成此书。全书凡三十一卷,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十八卷,包括铭刻、颂、杂飏颂、箴、谥诔、哀策、诏书、策命、告祭、教令、策对、奏事、驳议等各体,共三百零九篇,为“庙堂之制,奏进之篇”。中篇八卷,包括书、论、序、杂颂、碑记等“指事述意之作”共二百四十八篇。下编五卷,包括设辞、七、连珠、笺牍、杂文各体“多缘情托兴之作”,共二百四十六篇。集前有总序,每编之中又有小序,并于有些文章后略加圈点、评语。“右徐庾、左韩柳”之观点示必足取,但认为“义理无殊途”、“得其厚薄纯杂之故,则于其体格之变,可以知世焉”,则颇为精到,有所独见。此书亦有一定史料价值。最早版本为清康熙年刻本,后有同治六年(1867)刻本。娄江徐氏藏版,有光绪乙亥(1875)本。成都存古局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同学整理社世界书局本。1988年上海书店据世界图书版影印本行世。

《骈体文钞》

骈体文总集。清代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今江苏武进人)编著。《骈体文钞》 分上中下3编,上编包括铭刻、颂、杂物颂、箴、谥诔、哀策、诏书、劝进、弹劾各体,被李氏称作 “庙堂之制,奏进之篇” ; 中编包括书、论、序、碑记、墓碑、志状、诔祭各体,均系指事述意之作; 下编包括设辞、连珠、笺读、杂文各体,多系缘情托兴之作。入选文章远比 《文选》 、《古文辞类纂》宏富。《骈体文钞》是编著者骈散合一的主张的体现,所选篇章多系反映当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优秀佳作,但也有不少封建性糟粕。本钞曾经谭献数次评点,前后达20余年,剖析文意,每篇各下评语,对后人阅读多有启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