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髡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髡刑古代刑罚名。指将犯人剃光头发的刑罚。《周礼·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积。”周代对王的同族犯宫刑罪的以髡刑代替。秦代有“髡钳为城旦舂”,即将犯人头发剃去,并用铁圈锁住颈项强制劳役的刑罚。另有轻于髡罪的刑罚,称为“耐”,或称“完”,指仅剃去犯人鬓毛和胡须,而保存头发的刑罚。汉代髡钳城旦舂为五岁刑,完城旦舂为四岁刑,其二岁、三岁、四岁刑统称为耐刑。汉文帝改革刑制,废肉刑,用髡钳城旦舂代替黥刑,用完城旦舂代替原来的髡钳城旦舂。魏、晋及南朝皆有髡刑。北朝髡刑作为流罪的附加刑。北周正式废除髡刑。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