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埔军校旧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埔军校旧址

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的黄埔长洲岛上,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是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立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旧址保存得较好,现仍保留有当年的校门和孙中山住过的一座两层砖木楼房,内有黄埔军校史料陈列室。校内的一山冈上矗立着建于1928年的孙中山纪念碑,碑顶有孙中山铜像,碑座镌有《总理训词》和《总理像赞》。另外校内还有东征烈士墓以及当年的俱乐部、游泳池等。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及长洲岛 邮编:510715
电话:86-20-82201082

331 黄埔军校旧址

原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黄埔军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20多公里的黄埔长洲岛。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创办了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黄埔军校。学校建立党代表制和政治工作制,校长由蒋介石担任,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人。军校设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以学校学生为主组成的革命军参加了统一广东的战役和北伐战争。现存校门、孙中山纪念碑和他住过的房屋,还有俱乐部和游泳池等。在孙中山住过的房子内,陈列着军校史料。西南山岗上,有东征烈士墓。

黄埔军校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南郊黄埔长洲岛。原为广东海军学校、陆军学校所在地。1924年5月,孙中山为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此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由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任教官。设有步兵、炮兵、工兵、辎重、政治、宪兵等科。至1927年,共有四期毕业生,达4981人。其中有刘志丹、徐向前、陈赓、左权、周逸群、周士第、陶铸等革命家和将领。军校师生在统一广东战役和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1930年并入南京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但习惯上仍以黄埔七期排序。旧址现存校门横书“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校内山岗上立有孙中山纪念碑,碑顶置孙中山铜像,碑座镌“总理训词”和“总理像赞”。孙中山旧居有校史陈列。西南山岗上有规模宏大的东征烈士墓园,安葬着1925年两次东征时牺牲的黄埔师生。

黄埔军校旧址

在广东广州市东南20余公里的黄埔长洲岛,1924年5月创办,原名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建校初期,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许多共产党人如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担任教官。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共培养了四期学员,4981人。学员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旧址现存校门、孙中山纪念碑、游泳池等。军校西南的山岗上,有东征烈士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