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陵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陵庙

原名黄牛庙,自宋代欧阳修始称今名。位于西陵峡中黄牛峡,为长江三峡著名景点之一。据《宜昌府志》载,此庙乃春秋时为纪念神牛助禹开峡之功而建,三国诸葛亮重修,其后又多次重修。现存有山门、禹王殿、武侯祠等建筑。禹王殿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重建,进深面阔各5间,高约15米,重檐九脊。檐下悬“玄功万古”匾额一方,相传为明藩惠王朱常润题。山门、武侯祠为晚清建筑。庙内有铁树一株,传为诸葛亮手植。庙后有井一眼,传为诸葛亮凿就。历代名人如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陆游等游此,均留有名诗佳篇。庙前临大江,后倚高岩,乘阁而眺,“无限烟波兴,凭高四望极”(清程际新《雨霁黄陵阁晚眺》),令人情移意远。

黄陵庙

原名黄牛祠。在湖北省宜昌县黄牛峡内黄牛山麓。是“三峡”中西陵峡著名古迹之一。相传始建于汉,后毁。唐大中元年(847年)复建,名黄牛祠。宋欧阳修为令时,改庙为“黄陵”,供祀禹王像。明、清两代,时毁时建。历代名人如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均曾游此,并留有名篇。现存庙宇有山门、禹王殿、屈原殿、佛爷殿和武侯祠等。主体建筑禹王殿,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重修,面阔进深均为五间,高约15米,重檐歇山式,斗拱无昂。青瓦丹墙,体态庄重。上檐悬匾额“砥定江澜”,系慈禧太后所书。下檐悬“玄功万古”匾额,传为明藩惠王朱常润所题。殿内存有圭形石碑,刊《黄牛庙记》,相传系诸葛亮所撰。武侯祠在禹王殿右侧,建于清光绪末年,庙院前临大江,后倚高岩,气势雄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