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农业发展简要评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农业发展简要评价内江市农业经济在四川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农垦种植、盐铁生产一度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至秦汉时期,内江农业已较发达,《华阳志》载,“汉安县(今东兴区)郡东五百里,土地虽迫,山水特美好,宜桑蚕、有盐井、渔池数百家,家家有焉,一郡丰沃”。南北朝时,内江农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安岳、乐至一带,盛产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唐宋时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为主,普遍栽桑养茧。明弘治15年,内江即开始土法熬糖和糖食品制作,内江“蜜饯”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至近代,甘蔗种植和粮食生产成了内江农业经济的主体,辛亥年(1911年)原内江县(今东兴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的50%左右,资中、资阳、简阳3县沿沱江两岸15公里以内,甘蔗种植面积占耕地的70%—80%。1916年后,由于四川军阀割据,横征暴敛,内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历史上一度兴盛的糖业一落千丈。民国22年至民国29年,军阀混战局面告一段落,以粮糖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得以恢复。民国35年后,台湾糖和进口糖大量涌向内地,内江糖业再度萎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