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江西境内多山,峰峦起伏,绵延不断,谷地丘陵甚广。农业生产既易受旱,又易遭山洪的冲击,鄱阳湖滨易涝问题时常发生。新中国成立前“靠天吃饭”, 农业生产水平极度低下。新中国成立以后着手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 常抓不懈, 工程由小到大,投入由少到多。从50年代开始, 挖池圹, 筑堰坝,修水渠, 建圩堤, 接着在各河流中、下游先后兴建了一批灌溉农田0.66万~2万公顷的引水工程和机械排灌站, 并根据不同的山川走势, 兴建大型水库和340多座中小型水库。通过在易旱的丘陵山地营造蓄水工程, 在易涝的平原兴建排水工程, 并使之规模逐渐扩大, 功能逐渐增强, 效益逐渐提高, 从而建成了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为江西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