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是全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点工程。从1983年开始到1994年底,全省利用“两西”建设资金13.94亿元,进行了甘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2年种草80万公顷,新增造林厂73.3万公顷,累计人工林面积达到174.7万公顷,加上天然林全省活立木积累量由1.7亿立方米增加到1.9亿立方米,使森林资源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新增水地21.3万公顷,累计达到108.4万公顷;新增梯田、沙田、沟坝地52万公顷,累计达到126.4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4.9万平方公里,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得到了扭转。如在河西走廊北部长达1 600公里的风沙线上,已建造起总长1 200公里面积11.4万公顷的防风固沙林带,控制流沙18.6万公顷,使1 400个村庄免受流沙淹没的威胁。恢复耕地2.66万公顷,成为国务院表彰的两年“治沙先进省”之一。“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俱缺,水土流失严重的陇中干旱地区,10年来,有9.52万公顷荒沟荒山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定西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已占到规划治理面积的68.5%。在停止植被破坏的基础上,农村生态环境已由昔日的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