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万户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统领千户(即猛安)、谋克,隶属于都统。元代相沿,其军制设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万户府分上、中、下三等:上万户府统兵7000以上,中万户府统兵5000以上,下万户府统兵3000以上。诸路万户府又各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等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掌管每年海道运粮供给大都,官制与各路万户府相同。至明俱废。 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统领千户(即猛安)、百户(即谋克),隶属于都统,形成层层隶属的军事等级。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汗国建立时沿用之,封博尔术为右翼万户,管区西至今阿尔泰山;木华黎为左翼万户,管区东抵今兴安岭;纳牙阿为中军万户;豁儿赤为镇守林木中百姓的万户,分领诸千户。至元代,制度更趋完备。《元史?兵志一》:“长万夫者为万户”,隶于中央枢密院;遇战则隶行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统领千户所;管军七千以上者为上万户府;管军五千以上者为中万户府;管军三干以上者为下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各一员。 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统领千户 (猛安)、百户 (谋克),隶属于都统。元代相沿,其军制设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统兵七千以上者为上万户府,五千以上者为中万户府,三千以上者为下万户府。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 元代吐蕃地方的一个军政组织单位。吐蕃时代曾在其统治下的河西陇右及西域地区设置万户,统治辖下各部。蒙古国及元朝统治时期,统治者在吐蕃进一步推行千户、万户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方行政制度,将乌思藏地区划分为13个万户,万户之上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宣政院,之下是千户、百户、五十户和十户,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体系。每个万户包括贵族属民4个千户、寺院属民6个千户,但实际上,往往不足此数。各个万户之间有分界,只有得到许可方可自由出入。万户是括户的计算单位,各万户要供驿、助军、纳税、应差,对上级组织负责。 元朝封亦思麻儿甘军民万户府印及印文 万户设有万户长(khri-dpon),管理其内部行政事务,由蒙古大汗或元朝皇帝任命,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官员,其品秩、印信是三品、虎符。夏鲁万户曾获二品、虎符,是特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