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苏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苏祠分类:【传统文化】 在四川眉山县城西南隅。原为苏氏故宅,明洪武年间,时人为纪念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始就地改宅为祠,供三苏塑像,并立故里石坊。后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建,同治、光绪间续有增修。1928年辟为三苏公园,但长期被作为兵营马厩,破败不堪。1950年后国家多次修葺,征集有关三苏著述文物资料,专人管理,园林祠宇亭榭恢复旧观。今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瑞莲亭、木假山堂、云屿楼、济美堂、抱月亭、披风榭、 碑亭等。祠内辟有陈列室,展出宋元以来三苏著作的历代版本,以及苏轼的书法、绘画拓本。碑亭内竖有古碑数十通,其中有苏轼亲笔《马券碑》、 《乳母碑》、《柳州碑》等。瑞莲池畔有洗墨池,传为苏氏遗物。全祠占地5.2万平方米,林木葱茏,小溪环流,布局别具匠心,富有浓郁的南方园林特色。 位于县城西南隅。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故居,原宅面积约五亩。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为纪念三苏,改宅为祠,后为兵燹所毁。清康熙四年(1665)在旧祠废墟上摹拟重建,扩地56000平方米。祠宅有西、南二门。正门在南,门匾“三苏祠”系清书法家何绍基手迹。祠宇园林建筑群,有一殿、二堂、一厅、一楼、三馆、十二亭。祠内珍藏、陈列三苏文物、文献数以千计,其中三苏父子大量手迹尤为珍贵,眉山木刻版《三苏全集》乃稀世珍本。文徵明、翁同?、何绍基、张大千、朱德、陈毅等古今名人的书画题咏,也丰富了三苏祠的内涵。 苏氏父子三人,苏洵以文论见长,苏辙以策对称雄,苏轼则集各家之长,诗、文、书、画无所不精,一时独擅北宋风流。三杰出自一门,历代传为佳话。清代张鹏翮为三苏祠正门题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上联指的是苏氏父子三人,下联提到四大家则指汉代司马相如、扬雄为赋家雕龙手,唐代陈子昂开一代诗风,宋代苏轼文章踔厉风发。这副对联囊括了蜀中古往今来人文盛事,虽然只有14个字,但里面就有四个数字,即一、三、千、四,更显出了作家不凡的手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