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世袭制度之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世袭制度之始分类:【传统文化】 世袭,就是帝位、王位、爵位等世代相传。中国的世袭制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夏禹传子”。 传说舜是用“禅让”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禹。禹原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因治水有功,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他出任部落联盟首领后,不断加强手中的权力。相传禹召集各部落的首领举行会议时,各部落的首领须奉送他玉帛等礼物,迟到的甚至要遭杀戮。这时候的禹,已经破坏了原始社会民主、平等的风气。据说禹年老时,仍遵照禅让的传统习惯,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继承人。大家先推选皋(gao高)陶,皋陶先禹而死,于是大家又荐举伯益。可是禹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儿子启的党羽和势力。禹死后(约公元前21世纪),启就夺取了禹的权位。伯益不服,被启杀掉,接着又战败了扈氏部落,全部落被罚为放牧奴隶,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启了。启继父位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表面看,启是自己夺得王位,实际上,是禹精心安排的结果,所以史称“夏禹传子”。从此,禅让制度被破坏,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制度开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