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长寿之王龚来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长寿之王龚来发分类:【地域文化】 1993年,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茅天镇大岭帮村仡佬族农民龚来发,已132岁。同年10月22日,被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1993年全国爱老行动组委会联合授予“中国长寿之王”的称号。其长寿的原因有: (1)勤劳好动。从14岁起,他每天都要到田地转转、看看。他说:“一天不下地,就心烦意乱。”直到年老,仍下地里劳动,尽管有时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仍坚持干。劳动毕,他还常常带些柴草回家,一作自用,二送左邻右舍。 (2)艰苦朴素。冰天雪地的日子,人们都戴棉帽、披棉衣、穿夹裤、笼皮靴、围炉子,他却仍就单衣薄裤,光头赤脚,或去地里扫雪,或上山砍树蔸。主食以粗粮为主,菜往往煮一钵酸菜或南瓜,加一碟辣椒,除过年过节或到邻居帮工外,一生中很少吃肉和鱼,从不离园中新鲜蔬菜。 (3)乐观风趣。他一生未婚。每日黄昏,便放声唱《望郎歌》、《送郎歌》、《等郎歌》、《迎郎歌》、《谑郎歌》等民间小调,还常在地头一边干活一边唱,叫人笑得肚肠翻转,忘尽近愁远忧。 (4)宽宏大量。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说:他从不同人吵闹,能忍能让,好像不会责人、骂人、诈人、打人似的。什么亏折、耻辱,他从不在意,总是那么笑声朗朗,歌声扬扬。 (5)泉水解渴。即使是寒冬腊月,口渴了,他只管舀缸里的泉水喝,泡着茶也要凉了才饮。 (6)保持六忌。一忌酗酒;二忌吸烟(鸦片);三忌打牌;四忌乐私(嫖);五忌坐船;六忌入闹市。就连仅离家10里的茅天场,也只去过一次。(《民族医药报》1994年5月20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