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乙毗咄陆可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乙毗咄陆可汗分类:【地域文化】 (638―653在位)西突厥 * 可汗。原名欲谷设,在西突厥?利失可汗*统治时期,西突厥内部发生战乱,阿悉吉阙俟斤与统吐屯召集国人,将立欲谷设为大可汗,取代大可汗?利失,以?利失为小可汗。但因内部分歧,统吐屯被杀,欲谷设也被属部俟斤打败。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反对?利失的部落最终拥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利失对抗。 乙毗咄陆继位后与?利失可汗大战,双方不分胜负,以伊犁河为界中分西突厥地区。伊犁河以东属?利失可汗,以西属乙毗咄陆可汗。此后,乙毗咄陆的势力向东发展,降处月、处密,臣服高昌,攻打焉耆,在西域东部地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而?利失则势单力薄,在639年(贞观十三年)逃奔拔汗那而死。弩失毕部豪酋迎立?利失的弟弟伽那设的儿子薄布特勤(又作毕贺咄叶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双方重新界定势力范围,伊犁河以东归乙毗咄陆可汗所有,乙毗咄陆“建庭于镞曷山西,谓为北庭。自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结骨、火?、触木昆诸国皆臣之”(《旧唐书?突厥传》)。 乙毗咄陆可汗在控制了西域东部地区之后,联合高昌,与唐朝为敌,对唐朝西部边疆的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且劫掠商旅,阻塞商路,严重影响了丝绸之路贸易。640年(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发兵讨伐高昌,原来由乙毗咄陆安排在可汗浮图城,准备与高昌共同抵御唐朝军队的阿史那步真* , 投降了唐朝,而乙毗咄陆本人则“惧而西走千里”,逃向西方。唐朝乘胜在可汗浮图城和高昌设立了庭州 * 和西州 * ,控制了西域东部地区。 此后,乙毗咄陆可汗的势力很快再次壮大。任命阿史那贺鲁 * 继阿史那步真为叶护,统领处月、处密、姑苏、葛逻禄等部,驻扎在额尔齐斯河一带,控制阿尔泰地区。乙毗咄陆在西方也有较大发展,641年(贞观十五年)攻杀由唐朝册立的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 ,控制了弩失毕诸部,又进而西击吐火罗,东据焉耆,“专擅西域”,继续与唐朝为敌,不断入侵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州县。 但是,乙毗咄陆的统治遭到了以弩失毕部为主体的西突厥各部的反对,641年,乙毗咄陆在发兵攻打康居途中被部下击败,逃入石国附近的可贺敦城中。642年(贞观十六年)当乙毗咄陆可汗出城招集散亡时遭到各部拒绝,又被弩失毕诸部中最强盛的阿悉吉部击败,退保白水胡城。最后,乙毗咄陆可汗在唐朝册立的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 * 的打击下逃往吐火罗。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去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