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乱伦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乱伦禁忌

分类:【文化精萃】

近亲之间禁止婚配的性禁忌。一些主要的社会科学家都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涂尔干(Emile Durkheim)、摩尔根(Lewis H.Morgan)、弗雷泽(James Frazer)、泰勒(Stephen Tylor)、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禁忌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并被人们有意识的执行来达到一些有利于心理的、社会的或生物的目的。对此问题有不同解释。古典功能主义者关注实践的结果,他们认为,(1)禁止乱伦有生物学意义,因为近亲交配会增加在连续的一代中产生负面隐性因子的机会。然而这一遗产学的后果在19世纪才得到证实,并不能得出人类建立这一禁忌时是出于这种考虑的结论。(2)乱伦禁忌可以减少核心家庭中的同性竞争,保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设置中完成年轻人的生育和社会化过程。(3)乱伦禁忌使每一代成员不得不到家庭外部寻找配偶,有利于建立以婚姻和外部血亲纽带为基础的合作网络。韦斯特马克(Edward Westermar-ck,1891)认为:人不是由于被禁止而是天生有避免和家庭成员发生性关系的倾向。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然接近而不是遗传学上的接近抑制了性的欲望,结果共同成长的个体成熟后都会去寻找不同的性伴侣。沃尔夫(A.Wolf,1980)等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对“童养媳”的研究表明,这种婚姻与和陌生人缔结的包办婚姻相比有低生育率和高离婚率的特点。(J.Shepher,1983)对以色列文献的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一起长大的个体缺乏婚姻关系或性吸引(除非是被鼓励的)。但是,如果说人类生来就有乱伦禁忌倾向的话,为什么这一禁忌还会普遍存在?人们还需要这种禁忌的文化规则?对前者的解释是,乱伦禁忌实际上并非普遍存在,一些社会中并没有针对乱伦的规则;对后者的解释是,由于人具备克服他们生物倾向的文化能力,即他们可能参与这种会产生有害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影响的乱伦行为,所以社会为了保证生物和社会生育能力的延续而采取禁止的规则。这种观点认为禁忌产生于社会本身,形成于用道德义务将社会组织联合起来的目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