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代绘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代绘画分类:【传统文化】 五代仅53年,但在中原先后更换了5个王朝,其他地区并存着10多个地方政权,他们之间商业繁荣,经济沟通,促进了文艺的变革,通俗、玩赏、享乐性的文艺应运而生。其中以中原、西蜀和南唐这三个地区的绘画为代表。中原地区的洛阳、汴梁(今河南开封)寺观壁画活动仍保持相当规模。山水画经荆浩等画家的创造,有新的发展。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仍在继续进行。西蜀和南唐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对画院事业非常重视,因此两地区绘画大放异彩。西蜀自唐玄宗、僖宗先后逃难入蜀,卢棱伽、常粲、孙位、刁光胤、吕 等中原画家纷纷到四川定居,因此西蜀受中原绘画的影响很大,寺观壁画盛极一时。南唐绘画发展较晚,繁荣期下至北宋之初,故题材、风格、技法和审美情趣,都较中原和西蜀更多新意。这一时期各地区画家和作品的交流对绘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从画家的活动年代来判断,属五代的画家在中原地区有擅长佛道人物的胡翼、赵岩、刘彦齐、王殷、宋繇、张图、跋异、韩求、李祝、王仁寿,擅山水的荆浩、关仝,擅宫室的郭忠恕以及花鸟画家于竟、厉归真;西蜀的佛道人物画家有贯休、高道兴、高以遇、房从真、石恪、蒲师训、杜子环、赵德玄、赵忠义、阮知诲、阮惟德,山水画家有李?、姜道隐,花鸟画家有滕昌钓、黄筌、黄居室、黄居?;南唐的佛道人物画家有曹仲玄、王齐翰、高太冲、顾德谦、周文矩、顾闳中,山水画家有董源、巨然、赵?,花鸟画家有钟隐、徐熙、唐希雅、丘庆余,宫室画家有卫贤、朱澄等。在人物画上,流行于唐代中期以后的风俗、仕女画,到五代时已日臻成熟。陆晃画村野人物,张质工画田家风物,杜霄画秋千、仕女,周文矩画理鬓、按舞、捣衣、熨帛的仕女及贵戚。胡环、胡虔父子的蕃马图,反映了北方边民生活习俗和地方风光。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较唐代更加突出,西蜀贯休、张立、南唐的王齐翰均擅画罗汉。写真画受到重视,前蜀先主王健使高道兴、赵德齐画皇姑、帝戚、后妃像于朝真殿上;后蜀先主孟知祥命阮知诲为自己写真于大圣慈寺真堂,又写两公主像于内廷;南唐中主李?命周文矩为自己及王弟写真;后主李煜命顾闳中偷写韩熙载夜宴情状,留下了佳作《韩熙载夜宴图》,作品对主人公个性的刻画颇为成功。五代的山水画表现出大自然各种不同深远意境,取得比人物画更突出的成就。荆浩、关仝擅长表现北方的崇山峻岭,董源、巨然则多表现清润秀丽的南方山水。花鸟画画家黄筌、徐熙分别代表了题材、风格迥异的“富贵”与“野逸”的两大派别。在表现技巧上,唐代的山水画中水晕墨章和破墨法与花鸟画中的写生画法,至五代已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完善。荆浩将墨列为“六要”之一,董源创披麻皴,黄筌的勾填与徐熙的落墨,都表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趣。荆、关、董、巨之变和徐黄异体,对后世一直产生着影响。五代石窟壁画遗迹以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为数最多。莫高窟第98窟《劳度叉斗圣变》、第100窟《曹议金出行图》和《曹夫人回鹘公主出行图》等,规模宏大、人物刻画细致,且有惊剑、热烈的情节。第98窟的于阗国王李圣天像和于阗国皇后曹氏像高达2.8米,为敦煌壁画中最大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