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女洞自然保护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仙女洞自然保护区分类:【地域文化】 位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面积约10万亩,与川东金佛山毗连,发源于金佛山的梅江河,汇此为潭,与林区交相辉映。它以其原始自然生态环境和奇特的溶洞景观著名。有黑叶猴等几十种珍禽异兽,是天然的动植物园。保护区内高山谷深,相对高差约千米,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在全国植物区系15个分布类型的植物种类中,保护区分布有12个类型,是一座巨大的绿色生物宝库。已查明的主要森林树种达320余种,分属65科。其中起源古老的裸子植物就有7科9属10种。凹叶厚朴、黄杉、穗花杉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遍布林区。保护区中的仙女溶洞,分为三层,规模宏伟。下洞:是一巨大地穴,濒临河边,有暗河自洞出。洞中钟乳石柱屹立,柱上斜嵌“梳痕”,传为仙女掷梳其上,仙女洞由此得名。中洞:洞口溶柱高丈许,“仙女”独坐,帷幔垂壁。上洞:在芭蕉山东北坡的悬崖绝壁上,洞口云雾缭绕,攀登艰难,多为鸟兽出没之地。保护区丰富的植物及其岩溶地形,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良好的条件。现已查明的脊椎动物有20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黑叶猴、金钱豹、云豹;二类保护的动物有猕猴、穿山甲、毛冠鹿、白冠长尾雉等;三类保护的动物有大灵猫、虎蚊蛙、红腹锦鸡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动物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