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犁套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伊犁套曲分类:【地域文化】 伊犁位于新疆北部,在清朝后期,曾是全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来自喀什、库车等南部新疆地区及吐鲁番、哈密等东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在这里交汇、融合,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同时,又经过与哈萨克、汉、蒙古、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本地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独特风格。以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为中心的维吾尔族聚居区,是民间音乐的宝库。这里流传着以下几类民间音乐套曲:1.伊犁民歌套曲,又称《街道歌曲》。它共由七十七首民歌分别组成十二套(每套三至八首不等)。每套民歌反映的生活内容基本相似,整套歌曲在情绪上前后基本统一,但在旋律曲调上无主题贯串。这些歌曲都只供聆听,不能舞蹈,常用于家庭等欢宴宾客的聚会。2.伊犁赛乃姆歌舞套曲。这是一组经常被用于婚礼上的歌舞套曲,共由十多首歌舞曲组成,节奏由舒展至紧促,速度由中板逐渐加快,情绪由抒情至欢快、热烈。3.伊犁木卡姆套曲。伊犁地区流传的《十二木卡姆》套曲是由喀什传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十二部大曲在本地区只流传着“散板序唱”、“达斯坦”、“麦西热甫”三部分,各部“木卡姆”的“穹乃额曼”部分除“散板序唱”外全都被省略。曲调进行和演唱风格上,比起流传在南疆地区的《十二木卡姆》来偏于委婉、华丽。个别木卡姆中的个别乐段甚至各不相同或有了相当程度的变异。除这十二套以外,伊犁地区维吾尔族民间还流传着已故著名音乐家创作的《洛克莎勒木卡姆》。4.伊犁鼓吹套曲。据传亦有十二套,每套由若干首乐曲组成。这种由唢呐主奏,铁鼓伴奏的欢快乐曲常被用于各种节日里的群众集会。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