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作物栽植经验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作物栽植经验类分类:【中国民俗】 江西地区的主要农田作物为水稻,在栽植到农田之前,须进行浸种和育秧的准备工作。“浸种必催芽,水多变豆芽”,说的就是将种子浸于水中,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才能使之迅速发芽。但水的多少要适度,水一多,谷种像豆芽一样经过多次发芽,反而不适于播种,适得其反了。人们在以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展农活的依据外,还注意观察物象的变化,找出了它与农业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农谚“松树芯一寸,就把谷种浸”,“松树芯一尺,就把秧来插”,“桐子马蹄大,种子泥上晒”,就介绍分别以松树芯和桐子作为参照对象,以它们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水稻何时浸种、何时插秧、何时晒种的情况。“娶婆看娘,栽禾看秧”,“种田靠秧,养猪靠糠”,“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这类谚语反映的是水稻育秧很重要,播种精心培育出来的好秧苗,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种子瘦,苗儿黄;种子胖,苗儿壮”。这又进一步说明,好秧苗来自好谷种,表明选种同样重要。 作物进行栽植时,讲究就更多了。“瘦田莫种秧,荒土莫种姜”,说明作物栽植对土地有所要求的特性。“七(月)葱,八(月)蒜,九(月)油十(月)麦”,“四月种芝麻,就地会开花”,“芒种芝麻二伏豆,年年丰收不落后”,“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作物的种植有差异,有方法上的,也有时间上的,这些谚语告知农户芝麻、葱、蒜、荞麦、豆类的最佳种植时间。种植时,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间距的要求也不同,农民掌握的规律是“稀油密麦,棉一尺”,种植油菜间距稀,种植荞麦时可排得紧密一些,种植棉花则要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早摘三天便是宝,迟摘三天变成草”,采摘茶叶要赶早;“十成熟,七成收;七成熟,十成收”,对油菜而言,完全成熟后油菜子会脱落,此时收割反而收不全,所以油菜的收割应在七成熟的时候进行。“头麻端午节,二麻七月七,三麻重阳节”,指的是三次收麻的时间。“早禾跟泥起,晚禾插到底”,说的是早稻与晚稻栽插的区别,前者只要点一点地浅栽就可以,后者则要深栽,一插到底。“油菜听得锄头响,一边锄来一边长”,“若要油菜茂,时时修田沟”,种植油菜只要勤于修田锄地,就能有较好的收成。花生种植的关键在于水,“积水烂根,缺水空壳”,土地里的水分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恰当。“芝麻不怕肥,栽在肥堆里”,“种麻巧中巧,就要冬肥饱”,芝麻种植靠肥料,尤其要注意冬肥的施放。水稻的种植还可经常换种,“作田不换种,累得弯了背”,“种子年年选,产量步步高”,“会种田,勤换种,秧好苗好,母肥子壮”,“作田没巧,三年一换”,不断地采用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