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傣族的特色食品及其制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傣族的特色食品及其制作

分类:【中国民俗】

彩色饭是傣族泼水节期间特有的饭食。制法是,用一种名叫“烙粉”的黄色香花与糯米一起浸泡,把糯米捞出蒸熟。饭呈黄色,味道香甜,称为“黄饭”。如用“咯素”籽浆拌和糯米入甑蒸熟,饭呈红色,叫“红饭”。故把呈各种颜色的糯米饭,称为“彩色饭”。

毫咯索是傣语对粑粑的称呼。泼水节期间特制的食品。制法是,在糯米粉中加入红糖和一种名叫“咯索”的花,拌匀后,用芭蕉叶包成小包,装入甑子蒸熟。其味红嫩香喷。

剁生是傣族独特的生肉酱。傣族杀猪时,喜欢吃“剁生”。制法是,以鲜嫩的猪肉作主料,以油柑子树皮、焐熟的“麻挂”果肉汁为配料,以盐、花椒面、辣椒、香茅草、蒜、姜、芫荽、葱为调料,加入适量的水,把主料、配料和调料调成肉酱,用新鲜蔬菜蘸食。用麂子、马麂等的鲜嫩素肉为主料,又可制成麂子“剁生”、马麂“剁生”。

叶包蒸猪肉以剁细的猪肉为主料,以香茅草为配料,以盐、蒜、葱、姜、青辣椒为调料,把香茅草结成小疙瘩,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其形如粽子,肉嫩鲜美,味道香甜。

牛撒撇是傣族独具特色的风味凉拌菜。此菜以黄牛千层肚、牛里脊肉、牛肝为主料,以米线、牛粉汤、辣椒油、花生米、韭菜为配料,以盐、香脑、酸醋、辣椒油、花椒面、姜、蒜、芫荽为调料。制法是,用粉肠制作成粉肠汁,把牛肚煮熟切片,香脑切细,里脊、肝烤熟切片,取盘,以米线垫底,装入主料和配料,拼成图案,吃时放上调料,形状美观大方,清凉爽口。

芭蕉叶蒸牛肉以黄牛脊肉为主料,以盐、猪油、辣椒、花椒面、香茅草、蒜、姜、葱为调料。制法是,把牛肉、辣椒、蒜、姜、葱剁细,加盐、猪油、花椒面,腌上一会,做成肉馅,连香茅草一块用芭蕉叶包成小包,上笼蒸熟。其味芳香独特,肉嫩酥香。

炸牛皮是傣族独特的风味食品。此菜以牛皮为主料,以盐、猪油、青辣椒、花椒面、番茄、蒜、姜、葱为调料。制法是,把新鲜牛皮煮后去毛,再煮。将牛皮的皮面和里层剔去,留下中间皮层,切成长条,在锅中加猪油和牛皮,用小火焖煮至牛皮透亮,取出晒干备用。吃时,用猪油在锅中慢炸,待牛皮条发泡,取出装盘,以番茄酱及调料做成蘸水,用牛皮条蘸水吃。此菜原料独特,吃法别致,其味辛香回甜,是佐酒的佳肴。

酸鱼?是傣族喜爱的传统美食。此食品以鲤鱼为主料,以盐、辣椒面、花椒面、草果面、糯米甜白酒、菜油为调料。制法是,把活鲤鱼洗净,去内脏,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和草果面,拌匀。在每条鱼肚内装进甜白酒,装进陶罐,封口,腌半年左右。吃时,用菜油在锅中煎黄。也可蒸吃或煮吃。酸鱼?色泽金黄,酸香扑鼻,入口酥化。

酿知了知了俗称“蝉”。此菜以知了为主料,以猪脊肉为配料,以盐、菜油、青辣椒、蒜、葱为调料。制法是,摘去知了的翅膀和脚,从背上划开,洗净。把猪脊肉剁细,加入调料,制成肉馅,放入知了腹内,合拢知了的背,用细篾扎好。用菜油在锅中慢煎烤黄。据《本草纲目》中说:知了“气味咸、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惊悸,乳难等症”。蝉壳入药,可明目消炎,富含蛋白质。其色红光油亮,吃时清脆肉软,滋味清香。

三味蚂蚁蛋以鲜黄蚂蚁蛋为主料,以盐、番茄、白糖、蒜、醋、鸡汤为调料。可凉拌,亦可蒸食或煮汤。凉拌的制法是,采集树上的黄蚂蚁蛋,用开水稍烫,把番茄烤熟去皮,剁碎,加入调料,拌匀即成。蒸食的制法是,把蚂蚁蛋用开水烫后,加盐,用芭蕉叶包成小包,蒸熟即可食用。蚂蚁蛋汤的制法是,把蚂蚁蛋用开水烫后,入锅加进鸡汤,再加盐、醋、蒜,煮沸即可食用。蚂蚁含45%~67%的蛋白质,27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及高磷化合物酸腺苷、多种激素草体蚁醛,对治疗风湿有奇效,对治疗癌瘤等10余种疾病有显著效果。此菜营养丰富,味鲜可口,色泽多样。

石头煮青苔是傣族传统的特色菜。此菜以河中的青苔为主料,以盐、鲜辣椒、猪油、葱、姜、蒜为调料。制法是,把青苔洗干净,切细,入盆,加进调料和冷水;把洗干净的鹅卵石放进火中烧烫,夹入盆中,水沸汤成后,取出鹅卵石。青苔汤色绿清香,其味鲜美。如将干青苔油炸,即成油炸青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