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兵贵胜,不贵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兵贵胜,不贵久分类:【传统文化】 这一思想出自孙子。《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论述了进攻力求速胜的观点。孙子指出,凡兴兵作战,要动用大批车辆和军队,每天要花费大量金钱。因此,作战应力求速决。如果旷日持久,就会使甲兵钝弊,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战斗力耗尽;军队长期在外,就会使国家财政困难。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会面临危险。因此,孙子得出结论:“兵贵胜,不贵久。”即用兵贵在速胜,不能久拖不决。这是指战略上的速决。对于战役战斗,孙子也坚持速胜观点。《孙子兵法?九地篇》指出:“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主张用速决战,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孙子的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前战争经验的总结,符合那个时代的战争实际。现代社会情况变化很大,单纯地强调速决战不完全符合实际,特别是对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更不能只讲速决,不讲持久。但不管是过去和现在,战役战斗的速决战仍是进攻战斗的最高要求。由此可见,“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