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凉州贤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凉州贤孝

分类:【中国民俗】

贤孝是流传于武威、金昌等地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由于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演唱乐器是三弦,所以民间又称其为“瞎弦”、“瞎仙”。贤孝产生的年代明人聂谦所著《凉州风俗录》中有载:“凉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未衰,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每由瞽者自弹自唱,间有自语,调颇多,喜怒哀乐之情,择其最者而表之,然所示乐器已无琵琶,大多为弦子。”这里已经叙述到凉州贤孝的演唱者、演唱方式、贤孝特点以及乐器等。在明之前,凉州有无贤孝的民间演唱,已无据可考。据说,凉州贤孝祖师为清落榜秀才沈具玉,传艺三代,而后继者乏人,亦不知先师尊名。

贤孝者,孝子贤孙之谓也。贤孝演唱内容多为宣扬封建道德的人物传说和义士烈女的幻想故事,其间渗透着大量的因果报应思想以及弃恶扬善的人生哲理。故事曲折生动,颇具感染力。演唱形式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讲唱和伴奏由一人包揽,也有数人搭班子演唱的,这种情况下,由一人主讲主唱,一人弹弦,一人拉胡琴或敲梆子,另打和声。贤孝讲唱的故事,绝大部分是师傅口传心授的,有一少部分为其本人即兴创作的作品。演出场地很随便,街头、院落、打麦场,均可为之。平时,他们走镇串村,挣点饭吃,有时也会被人请去,为贺喜之事助兴。贤孝的说句无太多讲究,主要是配合唱词讲故事,多用于穿插、追叙、对话等。唱词多以七字为主,其间也不乏长短句,属民歌体。曲牌极其丰富,以五更调、莲花调为多。唱腔有高、平、低之分,音有花音、苦音之别。调式主要是徵调和宫调,节奏以二、二、三字或三、三、四字为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