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福通与元末红巾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福通与元末红巾军分类:【传统文化】 刘福通,元末红巾军首领颖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蒙汉地主剥削残酷,封建政权腐败。同时,水旱灾害频繁,黄河一年之间即三次决口,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出现了“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的惨况,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尖锐。顺帝至正年间,他与韩山童利用白莲教组织群众,宣传天下将大乱,弥勒佛下降,明王出世;宣称“贫极江南,富夸塞北”,揭露蒙古贵族的残酷剥削,为大规模武装起义作准备。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与韩山童等人在颖州颖上县的白鹿庄聚集三千教徒,宣誓起义。山童牺牲后,他继续领导义军浴血奋战,一举攻占颖州。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随后连克亳州(今安徽亳县)、朱皋(今河南固始东北),在朱皋开仓济贫,继而攻占罗山(今属河南)、真阳(今河南正阳)、确山(今属河南)、汝宁(今河南汝南)、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等地,拥众10万。至正十五年(1355)将山童子林儿从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又利用“明王出世”的宣传效果,称林儿为“小明王”。他为枢密院平章,不久改任丞相,后又被封为太保。是年六月,元军大举进攻亳州。次年,他为分散元军对宋政权都城亳州的压力,扩大战果,开始分兵出击,遣李武、崔德经潼关入陕,继派毛贵入山东。龙凤三年(1357)又分遣关铎、白不信、毛贵等三路北伐,深入西北、河北地区,威胁元大都(今北京)。他自率红巾军主力攻克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东),继克卫辉路(今汲县)等地。次年五月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并将林儿从安丰(今安徽寿县)迁来,宣布以汴梁为都城。由于义军分散远征,各自为战,逐渐被地主武装击败。龙凤五年(1359)五月,元军趁汴梁孤立无援之机,攻陷汴梁。他率军弃城突围,撤至安丰。九年,张士城部下大将吕珍乘机围攻安丰,他遇难牺牲。一说他和韩林儿被朱元璋挟至滁州(今安徽滁县),十二年溺死于瓜洲江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