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制度文化的全面继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制度文化的全面继承分类:【传统文化】 原来仅仅是地域文化的秦文化,随着秦王朝的建立而被推布到全国,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众所周知,秦是个短命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它好像流星那样一闪而过。一般说来,秦王朝灭亡,秦文化的历史进程也就宣告结束。不过事实上,秦文化并没有因秦之败亡而泯灭,秦以后的历代王朝,不仅继承了秦文化,而且予以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继秦而立并仍然以秦故地今陕西关中作为统治中心的汉王朝,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汉王朝对秦文化的继承是多方面的,以致不少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汉文化的主体就是秦文化。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则是制度文化,所谓“汉承秦制”,实际说的正是这层意思。当然,在整个制度文化中,又以政治制度为其核心。 首先,汉王朝继承了秦的皇帝制度。前文已经指出,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是从秦开始的。这一称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秦汉之际逐鹿的群雄,并不都坚持这一制度。同是楚人出身的项羽和刘邦,一个只愿做“西楚霸王”,而另一个却沿用秦制,做了皇帝。最后这两人一败一胜的结局,雄辩地向我们表明了该时代历史前进的潮流。 其次,汉王朝继承了秦的三公九卿制。据前文可知,三公九卿是秦王朝中央主要官员的统称。三公为分掌政务、军事、监察的最高官员,九卿为中央各具体部门的长官。汉立国之初,完全沿用秦制,“因循而不革”,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颇有所改”(《汉书?百官公卿表》)。为了便于读者了解秦汉三公九卿的继承变化,兹列表如下: 时代 官名 类别 秦 西 汉 新莽 东汉 初 期 景帝时 武帝时 末期 三 公 相国、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同 秦 制 同 秦 制 丞相 省太尉 置大司马 御史大夫 大司徒 大司马 大司空 大司徒 大司马 大司空 司徒 太尉 司空 九 卿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中卫 同 秦 制 太常 郎中令 曾更名 中大夫令 太仆 大理 大行令 宗正 大农令 少府 中卫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执金吾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大理 大鸿胪 宗伯 大司农 少府 执金吾 秩宗 司中 太卫 太御 作士 典乐 并官秩宗 羲和纳言 共工 奋武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执金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