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劝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劝酒

分类:【传统文化】

宾主互相劝饮,表示所谓酒深情深。韦庄《菩萨蛮?劝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劝酒,往往劝饮得烂醉,不醉不归,已醉方休,一般人感到不可理解。这从韦诗中可以得到解答:“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因此,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方式劝酒和佐饮,比如送酒、敬酒、祝酒、罚酒、赌酒、斗酒、酒令、划拳,等等。这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好客精神和礼仪之邦的风范。

〈晚唐?于武陵〉

劝君金屈卮

,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

,人生足别离

[

注释

]

①金屈卮:金黄色的名贵酒杯,其把弯曲,故名屈卮。

②满酌:斟满酒杯。不须:不要。

③发:花开。

④足: 同满,尽是。

本诗一说为饯别时的劝酒诗;一说为如标题所指的一般劝酒诗。但是眼前的酒宴是非常愉快的一种饮宴。

[

内容提要

] “金屈卮” 闪闪发光,酒杯里斟满了美酒。“来,干杯! ”一个“金”字一个“满”字,烘托出丰盛而欢乐的饮宴气氛。转句中出现了各色各样的鲜花,这时欢乐达到高潮,但是,欢乐中包含着哀伤的因素。鲜花盛开,风雨却来袭;狂欢痛饮,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就是人生。这与汉武帝《秋风辞》中“欢乐极兮哀情多”的意境相同。语似乐观,但内心深处却有着无限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于武陵(公元810―?年)名邺,字武陵,杜曲(今陕西西安市南郊)人。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进士,未出仕,尝携琴书游历各地。所遗作内容多为描写孤独及旅居南方的哀愁。想隐居潇湘(洞庭湖、湘江)未果,后隐居嵩山(今河南洛阳市南)。传说诗人的名字也因他的《劝酒》被选入《唐诗选》而得传名。总之,作者是个“漂泊诗人”,此诗淡淡地反映了人生的一个侧面。

蒙古人在招待宾客时有敬酒、劝酒、祝酒的习俗。在宴席上一般要唱祝酒歌或劝酒、敬酒歌,并诚恳地邀请客人干杯。劝酒的习俗各地不一,有的地方主人专门唱劝酒歌,客人不饮干,劝者不停唱。还有的地方有主人跪着劝酒的习俗,在这种场合,客人不饮干,劝者不起立。按照传统习俗,客人饮酒必须一饮而尽,否则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