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猿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京猿人分类:【文化精萃】 旧称“中国猿人”、“北京人”。是举世闻名的猿人化石。1927年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发现,故名。经科学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69万年,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1929年由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头盖骨。解放后,又先后发现十多具较完整的个体。北京猿人的脑量平均为1059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62米,女性身高约为1.52米。四肢的大小、形状与现代人相近,说明是劳动促使四肢的首先发达。其头顶低平,前额后倾,眉脊前突且左右相连,头骨壁厚达9.7毫米,有较多的原始性,这又说明人体是由四肢的发达而导致头脑的发达。现根据其它文化特征分析,北京猿人的婚姻形态是群居乱婚,以狩猎为生。制作和使用粗糙的石、骨工具,并开始用火。北京猿人的发现,对研究人类发展史有着重大意义。 世界著名猿人化石。亦称“北京直立人”。“北京人”、“中国猿人”、“北京中国猿人”。1921年首次在我国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类似人的牙齿。第一个头盖骨于1929年由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发现。1949年以来,又陆续发现北京猿人化石,至今共发现40个以上不同性别和年龄个体,经古地磁法测定,北京猿人之绝对年代不超过九十六万年,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头盖骨主要特征:头顶部低平,前额后倾,眉嵴前突且左右相连,头盖骨最宽处在两外耳门附近,骨壁厚度达9.7毫米,平均脑容量为1075毫升。这些特征多与猿类接近。下颌骨特征:齿槽缘前倾,颏部后缩;舌面有棘状突起,齿列齐平,与人类接近。四肢骨之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特别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现代人形式。北京猿人身长约156厘米;群居洞穴,狩猎为生,使用之工具为石器和骨器,但制作粗糙,用途多未分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初期制作形式。洞穴内有木炭、灰烬、烧石、烧骨等痕迹,证明北京猿人已会用火。1966年,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出土,其形态特征较过去发现之头盖骨具有更为进步性质,说明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北京猿人身体结构在不断地向现代人方向演变。北京猿人的发现对研究人类发展史有极为重大意义。它证明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北京人”已经超过了一般动物阶段,而且也脱离了人类之婴儿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