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曲

分类:【传统文化】

宋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之统称。同南曲相对。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北方民间曲调,并吸收了金元音乐,盛行于元代。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无入声。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有“弦索调”之称。一说也用笛伴奏。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曲。昆曲中之北曲唱法,一般认为尚有若干元代北曲遗音。《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一书收北曲曲牌凡581支。

我国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为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散曲所用的音乐,又称元曲。北曲是在广泛吸收了传统音乐艺术,如唐宋大曲、诸宫调、鼓子词、唱赚等的基础上,又采用了金、元时北方各兄弟民族音乐综合而成的。北曲的曲调为七声音阶,常有大跳,节奏紧凑,字多调促。以板、笛、鼓及筝、琵琶等伴奏,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明代徐渭《南词叙录》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结构为曲牌联套体,一套曲子限用一种宫调。一折戏,在音乐上就是一组套曲,一本戏通常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楔子在音乐上没有独立性,从属后一折套曲的宫调。全剧四折,即四组套曲,分属四个不同宫调,这在调性色彩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变化对比,以此来表现戏剧故事本身的情绪变化。演出形式为全剧由一人主唱,这是继承了说唱音乐诸宫调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由说唱转化为戏剧的痕迹。这种演唱形式虽有其局限性,但主要角色的歌唱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许多著名歌唱家,使北曲的歌唱艺术得到充分发展,这在历史上,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满族先民女真族音乐。产生于宋、金时代,泛指当时流传于北方的民间音乐,包括《散乐》、《金杂剧音乐》、《民族戏音乐》、《女真说唱音乐》、《连厢音乐》、《嘌唱和唱曲子人音乐》、《队舞音乐》、《鼓笛音乐》、《萨满神调音乐》和《女真族传统民间音乐》等不同种类、不同体裁的音乐形式。北曲的兴起与传播,得到了北方各民族和中原汉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附录》中说:“文百篇亡而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 词不快北耳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者。”说明北曲的产生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整个中华音乐文化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

中国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是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与“南曲”相对。它的形成受到唐宋大曲、诸宫调、宋词、鼓子词等传统音乐艺术及当时民间艺术的影响,融会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北方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形成了戏曲音乐的曲牌联套体结构方法。元代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采用部分北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