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岳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岳庙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衡山山麓,南岳镇北街尽头,是我国现存五岳庙中最完整的一座,也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南岳志》载,唐初建有司天霍王庙。《旧唐书》载,开元十五年(727),唐玄宗采纳道士司马承桢建议,建南岳真君祠,后改称衡岳庙。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封南岳神为“司天昭圣帝”。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封南岳神为“司天大化昭圣帝”。于是南岳庙又称圣帝庙。历唐、宋、元、明、清五朝,经六次大火,十六次重修。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平面呈长方形,占地98500平方米。形式仿北京皇宫而规模略小。四周环以红墙,四方各有角楼。第一进棂星门,根据《星经》以棂星命名,原为木结构,1931年改用花岗石砌,有题额“岳庙”汉白玉碑。第二进奎星阁,又名盘龙亭,其上有湖南省保存最完整的戏台,两侧有钟亭、鼓楼。第三进为砖砌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两侧为东、西川门,门洞高深15米。第四进为八方形亭,御碑亭原有的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御制重修南岳庙碑已毁,现为复制品。第五进嘉应门,为历朝迎接祭祀南岳的朝廷使者或地方官处,系仿明建筑。第六进御书楼,原藏清代几个皇帝的手迹、题匾,楼前金桂成林。第七进南岳正殿,名圣帝殿,殿前大坪植有宋樟、明柏,石阶17级,正中石阶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正中汉白玉基座上,有南岳司天昭圣帝塑像,高5.6米。第八进寝宫,原有明崇祯五年(1632)所铸万斤铜佛,现已不存。第九进北后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出门便可乘车或步行登南岳。庙自中唐以来,便是南方名胜。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是唐诗中的名篇。南宋著名学者朱熹、著名诗人刘克庄均曾监南岳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