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卡若遗址·房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卡若遗址·房屋

分类:【地域文化】

卡若遗址内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根据房基剖面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圜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圜底房屋共10座,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分布于第三、四文化层内。特点是: 居住下面凹成圜形,周沿与地平面相连,最凹处一般在房基的中部。这类房基的面积一般不大,在10―16.3平方米以内,只有一座达25平方米。居住面的建造法有三种: 一为将原生土层稍加平整而成; 二为在穴底铺垫一层10厘米的黑灰踩踏平实; 三为在穴底中部横铺一层圆木,再涂抹草拌泥,一直抹至房基周缘,最后烧烤干硬。有两座房屋在灰堆旁还有几块砾石,推测是支架炊具或支垫木柴用的。从形式上看,这种圜底房屋又分为圜底圆形房屋和圜底方形房屋。半地穴房屋共12座,为遗址中最多的一类房屋遗存。其特点是房最基为一方形的地穴,穴壁或垂直、或略向外倾斜。地穴四周修有墙壁,根据墙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拌泥墙房屋和石墙房屋两大类。草拌泥墙半地穴房屋9座,均分布在三、四层,面积不等,最大者24.5平方米,最小者仅5平方米,一般在11.4―16.4平方米之间。石墙半地穴房屋3座,分布于第二层,地穴口大底小,四壁略向外倾斜,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约25.5―32平方米,穴深一般为1米左右。依着穴壁砌有石墙,残墙略高出穴口。未发现门、灶等遗迹。地面房屋共6座,除F

7

破坏较甚难于辨清外,其余均为方形房屋遗存。地面房屋建筑均为第三层遗存,面积较大,一般在20―3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一座双室房屋近70平方米,也是卡若遗址中最大的一座。这类房屋的居住面铺垫较复杂,一般为一层草拌泥抹平后烧烤形成红烧土居住面,有的在红烧土下另有一层或两层其它质料的铺垫物,即圆木、垫土、小石子和红烧土碎块等。其厚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最厚的可达35厘米以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