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代对金的认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代对金的认识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最早的黄金制品,据目前考古资料,以商代早期的最早。如甘肃玉门火烧沟早商墓地出土有金器。河北藁城台西早商遗址出土的漆器上贴有金箔。北京平谷商代中期墓葬中出土金笄,含金量85%。殷墟早期墓葬中,出土了笄、钏、耳环等金器。春秋战国时期,金器已较普遍,其中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盏最大,重2.15公斤。战国开始用黄金作货币,楚国的金版有“卢金”、“郢爰”、“爰”、“ ”、“陈爰”等,有的无印记。圆形金饼与金版并行。汉武帝铸造麟趾金和马蹄金。西汉已有金印出土。此后,黄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宽,除用于货币、首饰、印章、器皿、颜料外,还大量用于建筑装饰。记载黄金产地和性状的文献历代都有,如《山海经》记金产地106处,《本草衍义》记脉金的性状。《天工开物》对金的化学稳定性、金矿的种类、勘探、开采、产地、金的比重、延展性、成色、鉴别等均有记载,是古人对金的认识总结。(杨文衡)古代对银的认识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商代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出土的银器。战国时已有银质布币。西汉有银医针、银印,东汉有银指环、银手镯、银顶针等。汉以后,银器制造逐渐兴盛,而以唐、宋最盛。银货币有银铤、通宝。从《山海经》起,历代有不少文献对银的产地、勘探、开采、性状均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其中以《华阳国志》、《始兴记》、《云麓漫钞》、《菽园杂记》、《天工开物》、正史《食货志》等记载较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