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叼羊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叼羊

分类:【传统文化】

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男子集体马上游戏,多在节日举行。人数不定。两队骑手聚集在开阔场地,事先将宰杀并去掉头、蹄的2岁白山羊颈部扎牢放在数百米外。一声令下,众人开始争夺,以先持羊到达终点的队为胜者。也可由一人骑马持羊冲出,众人再开始争夺的。还有两队各出一骑的单人叼羊。哈萨克族叼羊格外紧张、刺激。

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新疆地区。多于节日和喜庆集会时在开阔平坦的草地上举行。分个人和团体两种比赛形式。具体比赛方法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一只宰杀后的羊置于场地中央,比赛开始,双方策马飞奔,抢拾地上的羊,并展开一场你追我赶、你争我夺的激烈拼抢,以最后夺得羊并将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另一种是将宰杀后的羊直接置于马背上,双方各执羊的某一部位,比赛开始,便凭借力量开始拽拉抢夺,抢到者策马飞跑,其他人拼命追赶,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以夺得羊只并将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此活动惊险激烈,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

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男女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多在节日、婚庆时举行。比赛形式有多种,其中以集体和个人两种形式最为普遍。比赛前,主持人将一只山羊割去头蹄,扎紧食道,作为比赛的攫取之物,放在赛场中央。集体比赛时,骑手们分为两队,队友们之间互相配合、掩护,对方则拼命追赶堵截,你抢我夺,赛场外的观众则兴高彩烈为本队队员呐喊助威,哪队夺得羊身,并送到指定地点便取得胜利。个人比赛骑手则各显身手,策马争夺,谁先抢到羊身并放在指定地点为胜者。叼羊活动一般在平坦的草地举行,竞争激烈,扣人心弦,既是勇气与体力的竞争,又是骑术与智慧的较量。

哈萨克族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多在节日和喜庆集会时举行。叼羊时必须用山羊,称之为“灰狼”。认为叼到“灰狼”的人既是好汉,又能交好运,这可能是古代突厥人崇拜苍狼的遗风。叼羊开始前,人们分成两组,每组各出一人一骑相互对叼。先出场者把羊夹于膝间,双手抓住羊的后腿压在马鞍上,对方出场的人抓住羊的两只前腿用力拽拉。谁的力量强大就会将羊抢走而获胜。如此几次对叼后,大家合叼一只羊。持羊者催马狂奔,其他人拼命追赶,追上后全力争夺。若持羊者遥遥领先,别人无法赶上就算获胜。获胜者可将叼到的羊送到一位最受人尊敬的人家里,当天晚上饮酒食肉庆贺。

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族的马上游戏,流行于新疆各地。多在节日或婚礼时举行。场地选择在宽阔平坦的草地。表演者一般为男性青年。表演分集体 (代表队) 和个人两种方式进行,但都是众多骑手策马飞驰,各显身手,争夺一只割去头的山羊,以夺得山羊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叼羊既是骑术的竞赛,又是体力和勇敢的竞赛,争夺激烈,场面惊险动人。

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卫拉特蒙古、塔塔尔、维吾尔等民族的民间传统游艺竞技项目之一。据传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突厥各部落主要从事游牧业,而牲畜的死敌便是狼,因此,牧民对狼特别仇视。他们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于马上奔跑,大家一拥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开心娱乐。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娱乐形式,并由叼狼改变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叼羊是一种激烈的马上游戏,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是比赛马和骑术的一项活动,多在节日和喜庆集会时进行。

叼羊开始前,先把一只二岁左右的山羊宰杀,割去头和蹄,扎紧食道。有的把羊放到水里泡,有的好事者还往羊肚子里灌水再扎紧食道。有时为了方便,也有用羊皮代替羊的。

叼羊在开阔平坦的草地上举行。参加叼羊的人过去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分为两组,现在分为个人与集体两种比赛形式。叼羊之前,人们先分成两组,每组各出一人一骑对叼,先出场者把羊压在脚与膝之间,两手抓住羊的后腿压在马鞍上,对方出场的人抓住羊的两只前腿用力拽拉。这就要求人力和马力的有机配合,谁的力量强就会将羊抢走而获胜。这样,几次对叼之后,最后大家合叼一只羊。两组骑手一拥而上,持羊者策马飞跑,其他人拼命赶追。赶上后你抢我夺,开始一场激烈的角逐。难解难分时,会有数百骑围成一团,左拥右挤。一旦本组的人叼得羊,同组的人便作掩护。当叼羊者在掩护者的配合下把羊叼出人群时,本组的人就把羊接过策马飞奔。另一组的人立即从侧后方追上去阻挡,追上后又开始一场争夺。这样几经反复,最后,当力战群雄的骑手持羊远跑,别人赶不上时就算获胜。当天晚上,这个毡房的主人将高兴地宴请大家,娱乐通宵。习惯认为,吃了这只羊的肉,能消灾除病,交好运。

还有一种叼羊方式,即单骑式。先把准备好的羊丢在场地上,由代表本单位的两个单骑从马背上拿起开始叼羊,或者羊由另一个人拿起让两个单骑抓好,裁判员发出口令后,便互相争夺,谁的力气大,叼夺得法,加之马好,谁就能夺得。叼羊者不得奔跑,只能在两三个篮球场大的场地内叼夺,这种方式视参加人数多少而定,采用淘汰制或循环制。据说,这是1949年后为了不影响群众生产而采取的一种叼羊方式。

哈萨克等民族把叼羊看成是祈求幸福的仪式。他们认为,如果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谁家的门口,就表示给谁家送喜讯来了,这家的主人就得给叼羊的人和马披红戴花,热情招待。如果是在婚礼时叼羊,那就更有风趣了。太阳刚升上东方,参加婚礼的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走出毡房,聚会在广阔的草原上。人们到齐后,新郎和新娘从主婚人手里接过宰好的肥羊,送到人群中心,接着新郎长啸一声,叼羊活动就开始了。一刹那,骑手分成两方,争抢激烈。骑手们时驰时停,时聚时散,一直到黄昏才住手。这时,草场四周围观的人鼓掌庆贺,胜利者高举夺得的羊,向人们挥手致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