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朝的官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商朝的官制分类:【传统文化】 商朝,王廷中设有百官(总称为“多尹”)辅佐商王进行统治。从卜辞和器物铭文盾,百官大体上可分三类。一是政务官,有“尹”、“卿士”,是商王的辅佐,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二是宗教官,如“多卜”和“占”,是管占卜的;充当人神之间媒介的叫“巫”;管著作简册,为国王发布文告命令的叫“作册”(或称“史”)。三是事务官,主要是管理各种奴隶的“小臣”,如王廷中的奴隶总管叫“宰”,管农事生产的叫“小裸臣”,管理手工业奴隶的叫“司工”等。百官又叫“内服”职官,即商王直接统治区内为王室服务的官。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外分封的诸侯,则总称为“外服”的职官,有侯、伯、甸等称号。商王的子孙,除继位为王或在王廷中任职外,大都被封为诸侯。有的以诸侯而兼任王廷的职务,也有的先在王廷作官,后又受封为诸侯。诸侯和百官有与商王同姓的,也有异姓的,都是世袭的贵族,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商朝已有比较复杂的官吏组织和制度,它对加强商王朝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