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象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代表二十八宿划分的四种星宿名称,又作“四陆”、“四灵”,指苍龙、白虎、朱雀(未鸟)、玄武。《三辅黄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产生于段代前后。古人将天空分成东西南北四大块,将二十八宿想象为四种具有神灵的动物,每一动物代表七宿。这种相配,以春分前后初昏时的天象为依据。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描绘:“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民间崇信其为天上四方神灵,尊为吉祥物。汉代画像石刻多见其形象。以其为主题的瓦当纹颇具典型性,现代书籍装潢中经常采用。参见“四灵”、“龙”、“凤”、“龟”、“麒麟”。

①我国古代表示天空四方之星象。亦称四陆、四宫。将二十八宿(xiù秀)平分为四组,配以东、北、西、南四方,青、黑、白、赤四色。苍龙(或青龙)、玄武(龟蛇)、白虎、朱雀(或朱鸟)五种四组动物,其对应关系是: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须、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以动物匹配星象,一说与部落图腾有关,一说与星座昏中时代表之季节特征有关。以四色匹配星象,与五行说有关。以四方匹配星象,与古代春分前后初昏时天象有关,其时苍龙七宿在东,玄武七宿在北,白虎七宿在西,朱雀七宿在南。湖北随县擂鼓一号战国初期墓葬出土公元前五世纪漆箱盖上,有二十八宿名称和与之对应青龙、白虎图象,表明四象起源最迟在战国初。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象布列左右前后军阵。《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正义》:“今之军行,画此四兽于旌旗,以标左右前后之军阵。”②金、木、水、火。见《易经?系辞》“两仪生四象”注。清人成?《合园日札?两仪四象异义》搜罗异说甚多。

四陆

语见《周易?系辞上》: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系辞传》对《周易》宇宙生成图式及成书过程的描述。两仪,天地,四象,四时。天地两仪产生春、夏、秋、冬四象,四象产生八卦。《周易乾凿度》:“孔子曰: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从卦形上来看,即两仪的一极阳爻上分别再生一阳或一阴,形成“二”即老阳(又叫太阳), “二”即少阴;另一极阴爻上再分别生出一阳一阴,形成“二”少阳, “二”老阴(又叫太阴)。按同样的原理,四象生八卦。这一过程如下图所示:

所谓“四象”,或象征春夏秋冬,或金木水火,或东西南北,或阴阳刚柔,实际上是在阴阳的基础上生出新的阴阳,象征阴阳的进一步变化。

中国古代将二十八星宿分作四方,每方七宿与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配,叫作四象或四陆。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东方苍龙(或青龙),青色;北方玄武(龟蛇互缠),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或朱鸟),红色。二十八宿与四方相配,是以古代春分前后初昏时天象为依据,这时正是朱雀七宿在南方,苍龙七宿在东方,玄武七宿在北方,白虎七宿在西方。四种颜色的匹配,与古代五行说有关。从史实记载分析来看,四象起源甚早,它的形成,可能与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祖先图腾信仰有关。把四象与二十八星宿配合起来,一般学者认为是春秋时期前后的产物。公元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文物漆箱盖上,不仅绘有二十八宿全部名称,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青龙、白虎图像。这不但把二十八宿出现的文献记载提前了,而且还证实了四象与二十八宿相配的起源年代也是很早的。

遮?《周易?劳揎上》:“《易》有太?,是生??,??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真:“揲之以四以象四?。”四象即指春、夏、秋、冬四?。胗着易?的办展,晷於“四象”的指洲又有不同的解?。???玄以筮?七、八、九、六?四象;三??虞翻以坎、滕、震、兑四卦?四象;唐代孔锋哌以金、木、水、火?四象;北宋邵雍和南宋朱熹皆以太?()、太?()、少? ()、少?()?四象; 明清之肴的王夫之?以乾(三?)、坤(三?)、震坎艮(二?一?)、巽滕兑(二?一?)?四象。近人尚秉和?括衷真,曰:“四象即四?,春少?、夏老?,秋少?、冬老?也。老?、老?即九、六,少?、少?即七、八,故四象定?八卦自生。”(《周易尚氏?》)

又称“四兽”、“四维”或“四陆”。中国古代占星术概念。用以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星象,以定四时方位。四象的出现比较早,《尚书?尧典》中已有维形。《御龙子》始有“四维其象”之名。最初的四象只是用来说明某星仿佛类似何物,即以其物来命名,或合数星为一象,或合众象为一形,形象既定,就作为仰观星象的根据。殷商时期,占星家们习惯于把春季黄昏时出现于东方的星想象成龙的样子,西方的星想象成虎的样子,南方的星想象成鸟的样子,北方的星想象成龟蛇的样子。战国以来,阴阳五行说流行,遂以五行把天空分为五官(五宫),并配以五方、五色。《淮南子?天文训》最早以黄龙配中央,以苍龙、朱鸟、白虎、玄武(龟蛇之象)配东、南、西、北四方和岁星、荧惑、太白、辰星四星。《史记?天官书》则是最早完成四象二十八宿体系的著作,该书以苍龙配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把东方七宿描绘成有躯干(氐,根本之意)、有肢体(房同旁)、有咽喉(亢),以及有角有尾的龙的形象;以朱鸟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认为柳为鸟喙,星为鸟

,张为鸟嗉,翼为鸟羽,轸为鸟尾;以白虎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说参为白色的虎,觜为虎首,奎为虎股;以玄武配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从而以四象名称改造、完整二十八宿,促进了二十八宿体系的完成。

哲学用语,易学范畴。《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说:“易有四象,所以示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筮法说揲蓍求卦以四四为数,经过四个程序,象征春夏秋冬四时,故称其为“四象”。随着易学的发展,对之解说也不相同。东汉郑玄以筮数七、八、九、六为四象;三国虞翻以坎、离、震、兑四卦为四象;唐孔颖达以金、木、水、火四行为四象;北宋邵雍以阴、阳、刚、柔为四象。明清之际王夫之则认为:“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张子正蒙注?大易》)。

①指四时。《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仪”为准则,法度;“象”亦取法之对象。《系辞》又曰:“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古圣人既以天地为仪,又以四时为象。其特举“四时”者,乃“物宜”之大者。“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之《乾》、《坤》、“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故曰“《易》,其至矣乎!”(引文均见《系辞》)②特指《易》之四象。《系辞上》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神物”指蓍龟,《易》之四象乃足以显示蓍龟所示、天地变化、天象吉凶及河图洛书者,注家多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或谓少阳象征春,老阳象征夏,少阴象征秋,老阴象征冬。亦与四时结合在一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