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道沟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道沟遗址

分类:【地域文化】

位于木垒县城西南约10公里的东城乡四道沟村附近,1977年发现并进行了小规模发掘。房址结构未明,仅见有柱洞和灶坑。灰坑均较小,形状不一。墓葬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洞室墓,一般每墓葬一人,个别葬三人,仰身直肢或仰身屈肢,头向西北或西南,个别墓随葬有小铜器。整个遗址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和铜器。陶器有双耳罐、双耳盆、单耳罐、单耳筒形杯、钵、盘、釜等,有的在口沿处戳一圈小孔。有一定数量的彩陶,红色陶衣,黑色或红色彩绘,花纹有网格纹、菱形纹、涡纹、内填曲线的圆圈纹、竖条纹、水波纹等。石器有细石核和有锐利锋刃的石片石器以及大型磨制石器如石球、石杵、磨盘、磨棒、石锄、石锛等,骨器有镞、锥、针、纺轮、梳、带扣等,铜器有小刀、铜环、饰件等。已经测定的九个碳十四年代数据除个别的稍早或偏晚外,基本上都在公元前600―前300年。

与四道沟遗址的文化遗物大致相同或相似者,还有木垒河岸、半截沟、水磨河等遗址。

木垒河岸遗址位于木垒县城南郊木垒河东岸边,1959年发现,以后又进行过调查,采集有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石核、石叶、通体压琢精细的石镞等细石器和石片刮削器以及大型打制和磨制石器如锤斧、磨盘、锛、石球等。陶片均夹砂红陶,有一定数量的彩陶,红衣黑彩,花纹有倒三角、网格纹、竖条纹等。

半截沟遗址位于奇台县城南约40公里的半截沟乡附近,1974年发现并作了小型试掘,出土和采集了许多陶片及石器。陶片多夹砂红陶,主要器形有双耳釜、双耳罐、盆、钵等。彩陶较多,大部分敷红色陶衣,个别的为黄白色陶衣,上绘红色彩绘,花纹主要是倒三角和网纹。石器均磨制,主要有锤斧、石杵、石球、石环、石臼、小石杵等。

水磨河遗址位于奇台县城东南水磨河西岸边,1976年发现,1985年进行了小规模发掘,资料尚未公布。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陶器均夹砂红陶,主要有单耳罐、双耳罐、釜等。其中有彩陶,红衣黑彩,花纹有倒三角、网格纹、菱形纹等。石器打制或磨制,主要有锤斧、锛、磨盘、石球、敲砸器、刮削器等。

上述几处遗址均位于天山中段博格达山峰北麓一带,位置相近,文化遗物也具有较大的共同特点,似可成为一种文化类型而称之为四道沟类型。

四道沟类型虽然未见报道铁器,但从其洞室墓和碳十四年代数据看,恐怕是会有铁器的,故可归为早期铁器时代。其绝对年代,根据上述四道沟遗址的碳十四年代数据,大约为公元前600―前300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