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堂子大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堂子大祀分类:【中国民俗】 与前代相比,清代萨满教已有极大变化。一方面,所祭之神已不仅仅是满族先民所奉之神,其中融入了佛家和中原儒家之神,比如如来、菩萨、关圣帝等;另一方面,在祭祀礼仪上,形式由简而繁,极力向中原传统祭祀靠近。这在清廷的堂子大祭中表现较为明显。清廷的堂子大祭每年举行3次,即正月初一、春季月朔、秋季月朔。正月初一的祭祀要在头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将坤宁宫的各神神位送往堂子,除夕时要在堂子圆殿内焚烧旧纸钱,挂新纸钱。元旦,皇帝率众赴堂子圆殿前,南向,行三跪九拜礼;春、秋祭称“立杆大祭”,祭前一月到延庆州砍松树一株制成神杆,于祭前一日立于堂子圆殿南中间石座上,并从坤宁宫请出神像送堂子安奉。祭日,皇帝至飨殿前西部坐褥,东向坐,由司祝献酒,擎神刀祷祝,鸣拍板,歌鄂??,同时奏三弦、琵琶。仪式结束后,皇帝进飨殿、圆殿内行礼,受福胙,分赐各王公,礼毕。在堂子举行的祭祀还有月祭、浴佛礼、马祭礼,皇帝亲征及凯旋也要诣堂子祗告、祭纛。堂子之祭是以血统为纽带的皇族祭祀活动,是满族先人氏族祭祀活动在北京的演变形式。 清堂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